木厂村:产业打开“幸福门”
本报记者漆勇
从临洮县城出发往南行驶,沿着平展展的水泥路,仅5分钟的车程,便走进了世外桃源般的洮阳镇木厂村:眼前是一栋接一栋的洋气小康户,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在冬日的阳光下,木厂村安静,却也蓄势待发。
在村口,记者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潘勇,他带着记者来到了村民张宏义家,他们全家人正忙碌着在院子里加工红豆腐。老张介绍说,去年的红豆腐市场不错,收入5万多元呢。
“依靠发展特色产业过上了富裕生活的木厂人开始思谋着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这不,村里农户一个看一个,全村90%的农户修建了高标准小康屋”潘勇说。可以说,木厂村依靠发展蔬菜、养殖、劳务等特色产业,一步步缩短着当地群众与小康生活的距离。
木厂村的矮秆蔬菜可算是在当地出了名的产品,品种多,效益高。村支书潘勇扳着指头数起来:“油白菜、香菜、蛋蛋萝卜、水萝卜、油麦菜、大白菜、韭菜、菠菜,这些蔬菜一年六七茬,基本上40天一茬,一亩地一年要收入6000元左右……”
随后,他领着记者在村民蔡淑琴家的蔬菜大棚里参观,潘勇指着大棚说:“这一个棚一年养活一家人,别看这些菜小,可值钱哩,城里人偏爱吃……”如今,低矮蔬菜在木厂村家家都种,全村种植面积400多亩。
作为全镇产业化发展较快的木厂村,养殖业也是该村的一个重点和亮点。村民赵书成是靠养奶牛致富的,最保守估算,他光靠卖奶一年收入近10万元,赵书成靠养奶牛发财的事实,有效地调动了全村人的积极性。
现在木厂村每家每户都纷纷养起了奶牛、鸡、能繁母猪等,家家发展养殖业。
村民费廷杰是村里典型的养鸡大户,他风趣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养鸡损耗少,只要多操点心,一年5万元没啥问题,而且家里吃的鸡蛋还没有断过,可以说,家里2000只小鸡的收入要顶2个国家干部呢!
得益于离城近的优势,劳务产业也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另一个门道:85%的农户每户一人,分别利用农闲时间去外地打工挣钱,剩下的人一边种菜,一边搞养殖。
据潘勇介绍,全村劳务输出400多人,一年出去一两个月,好一点一个人收入都要6000多元呢,最起码家里的生活费够用了。
同时,由木厂村人当老板经营的新能源农业科技公司、阳光理发店、太阳灶加工等门店,也吸收了不少劳动力,而且培养出了一部分懂技术、会经营的人,如今在全村,由以前做小生意到今天注册商标的个体户达40多户。
一个上午的采访活动很快结束了,在木厂村,笔者看到的是一幅幅和谐壮美的农家新景,听到的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体验到的更是一种种激情澎湃的心境。
是啊,木厂村人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人心思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开了一个属于木厂人的幸福之门。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以前,村子里的人们放下农活,除了赌博就没有其他活动。现在大伙空闲时间健身、读报,还可以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生活充实多了!”谈起现在的生...
临洮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洮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