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姬广武著名作家就职于中共兰州市委组织部姬广武
讲述人:姬广武著名作家 就职于中共兰州市委组织部 姬广武与尧山壁合影 舞剧《白毛女》剧照 李满天在北大读书时留影 老年时的李满天
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歌剧《白毛女》,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堪称中国戏剧史上的丰碑。然而,令人们想不到的是,这段流传在太行山区的最初的白毛女故事,竟然和一位甘肃临洮人有关。
他就是李满天,原名李春芳,又名涓丙,笔名林漫。1914年出生在甘肃临洮县洮阳镇线市街。甘肃临洮与河北相隔数千里。李满天是如何发现“白毛女”故事的?
今年夏天,姬广武受邀到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休养,他意外地结识了国家一级作家,原河北省作协主席尧山壁。尧山壁是李满天生前的老同事,两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他听说姬广武是临洮人后,更是如同见了老乡般的亲切,在他眼中李满天的老乡,就是他的老乡。于是,一段隐藏在岁月深处的传奇故事,就浮现在人们面前。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姬广武讲述的李满天采写白毛仙姑的故事。
考入北大,投身鲁艺,转战晋察冀
今年夏天,在北戴河,尧山壁老师和我聊了几天的李满天。
对于这位家乡的前辈大作家,我从小就对他充满仰望之情。这时,我真正感觉到,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自明代杨继盛任临洮教谕留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名联后,担当就成临洮文人不变的风骨。李满天也不例外。
说起李满天,知道的人并不多。然而,《白毛女》的故事则是家喻户晓,李满天就是最先采访写出《白毛女》的人。很多人在问,一个陇上男儿,怎么会采写河北的白毛仙姑?
这些年,我找了不少李满天的资料,尤其听尧山壁老师详细地讲述他所熟知的李满天后,整个故事脉络才渐渐完整丰富了。
李满天的故事要从临洮这块丰饶的沃土讲起,这也是他起步的地方。李满天家在临洮城里的线市街,家境不是很好,有几亩薄田,一座磨坊,勉强度日而已。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满天在县城断断续续地念完了小学。到兰州读中学后,他接触了进步书籍和革命文学作品,还主办了地方报纸《新临洮》。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李满天考入了北京大学国文系(中文系)。我没有找到他上北大的具体时间,但能推断出个大概时间,因为他参加了1935年的“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他离开学校。
在北大,他给人刻蜡版、办油印小报等来筹措学费。即便这样,也只能维持生存而已,基本上每天只能吃一顿中午饭。如此清苦的生活,也为他的身体留下了种种隐患。后来,他患上了肺结核。这种病需要静养,需要营养。可是,李满天哪里有这些条件呢?就连“平民医院”一块钱的住院费都拿不出。后来,他去世的病因就是肺部感染引发。
1938年,李满天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他就读于鲁迅艺术学院,任文学系二期班长。1939年7月,由延安鲁艺转入华北联大文学院戏剧系学习。
在延安的生活是他一生中最为开心的时光。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小米饭基本能吃饱,而且政治上自由解放了。一些富家子弟打了退堂鼓,而对他却是最好的享受。
1939年李满天到敌后的晋察冀根据地工作,先任教育处秘书、科长。1942年,他在《晋察冀日报》做编辑、记者。这时,他听说了一个惊天传奇,说是某地大山深处,有个白毛仙姑,如何如何灵验。听了这个话,他自然不信,这不是封建迷信吗?于是,他决定去探个究竟。
深入采访,第一个写出《白毛女人》
处在火热的敌后抗日斗争生活里,创作的激情常常激荡着李满天,写了大量的作品。其实,他在临洮和兰州读书时,就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可惜,这些都看不到了。
1942年夏,他在河北平山县一带的太行山中采访,听到一个白毛仙姑的故事:晋察冀边区属河北西北部的某个地方,当地人传说,有个“白毛仙姑”,白发白身,通体雪白,经常在晚间活动。村民们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给仙姑上供。据说很灵验,过一夜供品就没了。有时还能听见仙姑怪声说:“你们不敬奉仙姑,小心有大灾大难……”
一些乡亲们很迷信,就连村里抗日大会也顾不上参加。区干部来村召开村民大会,正赶上“十五”,村民们都去上供,没多少人来开会,后来人们去捉鬼,这才发现悲惨一幕。
原来,所谓的“白毛仙姑”,是一个被地主恶霸奸污了的穷人的女儿。在恶霸杀人灭口之际,她逃出来了,躲进天桂山的山洞里,生下一个女婴。由于缺乏食盐,和长期山洞生活,导致她身体变白。八路军来了,她才从鬼变回了人,重见天日后,白毛仙姑的头发也由白再次变黑。如今这个故事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李满天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奋笔疾书,先写了一篇报告文学《白毛仙姑》,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后来又改写成短篇小说《白毛女人》发表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他觉得这样还不能让人们认识旧社会的悲惨,无法动员起更多的民众参加抗战,建设根据地。
1944年,李满天任应县宣传部部长,他托交通员将稿件和信,送给延安的周扬。据人们回忆,周扬接到信件的那天,正是中秋,看后,大为震动。于是,划时代歌剧《白毛女》,就这样慢慢拉开了大幕。
1945年4月28日晚上,歌剧《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首演,引发轰动效应,数十年来白毛女打动了无数人,也诞生了无数个版本。
一个划时代经典就这样诞生了。
能从人们熟识的地方发现新闻,这不算什么,难的是那份担当。从李满天身上,我们看到“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豪情与执著。
说到《白毛女》,周扬说,不能忘记李满天
1964年,在大连的一次座谈会上,周扬在介绍李满天时说:“他就是白毛女故事的写作者,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事情,你们要记住,不能忘了。”其实,早在1952年周扬就说,《白毛女》是根据李满天的小说改写的。这个故事激励了千千万万军民同旧世界、旧势力作斗争。因此,周扬同志曾几次提到不要忘记李满天同志在这件事情上的功绩。
新中国成立后,李满天历任新华社湖北分社总编辑,河北省文化局副局长、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主席等职。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著有长篇小说《水向东流》(三部曲)及歌剧《太平桥》等。
可惜《白毛女》影视作品中,却没有他的名字。对此,李满天很淡泊。“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用在他身上丝毫不为过,他关注的是道义,是对战友们的无私付出。一次,几个人说起《白毛女》的创作,在那里议论,唯独李满天默不作声,只是微微笑着听大家说。那种面对名利的淡泊,让人很有感触。
李满天长得慈眉善目,对人和蔼可亲。文革中被批斗挂牌子时,一个人看他面相善良,怎么也无法把他同“反革命分子” 联系到一块儿,慌乱中将牌子挂到另一个人头上。
农村是他的“力量的源泉”,他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为我们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作品。李满天坚信“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这句至理名言。
李满天一生的工作和创作生涯中,结交并扶持、推介了许多青年作家,农民作家贾大山就是其中一位。1977年,贾大山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李满天生病,引发肺病,一病不起,1991年在河北石家庄病逝。而他的妻子(抗战时的妇救会主任),困难时期精简下放后的工作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生活比较困难,他也是带着这个牵挂,这个遗憾离开的。
2014年是李满天诞辰百年,河北举行隆重纪念仪式,开了座谈会。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早已忘记了这位游子,忘记他是从陇原这块大地走出去的。今天,就以这个故事,纪念一位远去的游子吧!
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王文元
(资料图片由记者翻拍)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赵志刚 首席记者张鹏翔)10月26日晚,临洮洮阳镇文峰北路交警大队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牌照为甘J·90738 的白色货车撞上路边的电线杆,导致司机身亡。 当日晚...
临洮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洮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