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大庄村:唱起大戏迎新年
本报记者 卢吉平
俗话说得好,“吃罢腊八饭,开始把年办”。年关一天天临近,当我们来到临洮县太石镇,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红红火火的年味。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太石镇的大庄村。离村口还有段距离,就听得一阵“叮叮咣咣”的锣鼓唢呐声,不时传入耳际。走近一看,原来是县剧团在唱大戏。砖块土坯搭起两米多高的简易戏台,用篷布将三面围起来。戏台底下有条凳、板凳,四周站的人越挤越多。
戏台上,只见小生迈着碎步,背身掩面,一边唱一边咿咿呀呀地哭着。戏台底下,全场人脖子拉得老长,两眼直直地盯着,年长的还摇头晃脑,嘴里念念有词,听不大懂戏词的小孩子自顾着赶来撵去疯跑。
大庄村已经有10多年没有唱过戏了。67岁的杨振录老人做梦也没想到,今年过年还能听上一嗓子秦腔。“农村人过年听戏,那就意味着来年大吉大利,好得很呀。”老人兴奋地说,秦腔听着是好,看得过瘾,但要弄一台戏可不容易,既要花钱,又要有人张罗。
要说起这台戏的来由,还有一段故事。原来,按照省委双联行动的要求,今年省财政厅联系帮扶大庄村。双联干部得知大庄村人10多年没听过戏了,特意从帮扶基金中列支了2800元,把临洮剧团40多人的戏班子请到村头,让大庄村的老少爷们过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转2版)
(接1版)
说来话长,大庄村坐落在临洮县马衔山半山腰,群山环绕。用村里人的话说“头背后是山,怀抱着山,只有头顶顶着一绺天”。因为交通不便,离县城偏远,是出了名的穷山村,328户人家大多是烂土房。村里的姑娘争着往外嫁,小伙子娶媳妇只好到更偏远的村去找。
去年,省财政厅双联干部进村入户搞调研,他们从大处着眼帮老百姓致富,从小处着手帮村里办实事。不到一年时间,大庄村吃上了自来水,小汽车也能开到家门口。这不,临近年关,他们又送健康、送科技、送文化下乡,此情此景温暖着大庄村800多男女老少。
戏台底下,杨振录老人满脸的自豪:“别看就一台戏,那可是县城的大剧团,十里八乡的老乡们眼热得很。你瞅瞅,现在三三两两紧赶快跑的,大都是远处来的亲戚,这年过得大庄人可有面子呀。”
老人还告诉我们,现在国家每月发55元的养老金,老两口每月有110元,儿孙们分开过生活,油盐醋零花够数了,啥都不用愁。
听完了戏,老人让县里来的书法家写了副春联,上联是“佳节吉祥如意来”,下联是“新春财旺福运来。老人很满福地说:“年除夕院门贴上大书法家写的对子,这年过得才叫个有味道哩。”
对于那些家里有困难的乡亲们,省财政厅的双联干部特意准备了慰问金和礼包。村民龚成涛贷款5万元发展养羊业,由于刚起步,一家人手头不宽裕。接过省财政厅副厅长李秀娟递过来的慰问金和礼包,他动情地说:“这下可以给娃娃们穿身过年的新衣服了。”李秀娟叮嘱道,要多费点心思把羊养好,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憨厚的龚成涛不知道说啥好,一个劲地招呼大家:“快坐快坐,吃点瓜子。”炕头上,放着一碟花生,一碟葵花子,还有一盘葱油饼。大伙儿围坐在火炉边,手捧着热茶,屋里屋外冷暖两重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尤婷婷近年来,省编办牢牢抓住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围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学习型党员干部队伍,着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全省机构编制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
临洮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洮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