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禹会村遗址 穿越四千年 探寻禹的足迹
多年前,蚌埠市曾组织专业人员对禹会村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市博物馆展出的禹会村遗址考古现场复原模型。禹会村遗址出土器物。2018年12月,蚌埠市在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发布《蚌埠禹会村》一书。千百年来,提到水,都绕不开那个家喻户晓的治水英雄——大禹。4000多年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流传至今。2016年,以禹会村遗址考古挖掘的史实为背景创作的舞剧《大禹》走出蚌埠,走进全国多地市。祭祀河神、率众治水、劈山导淮、禹会诸侯……当4000多年前的原始景象全然呈现在全国观众眼前时,大家仿佛回到那段荡气回肠的上古时光,与大禹一起重走那段异常艰难的治水之路。
禹会诸侯不是传说,蚌埠就是“禹会诸侯”之地。禹会村遗址的发现,让《左传》所提到的“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有了考古支撑。沉睡在地下4000多年的祭祀台重见天日,从曾经的辉煌繁荣,到如今的默默无闻,无声地细数着时代变换,风云流转。
小村落里遗忘的远古文明
禹会村遗址位于蚌埠市西郊淮河岸边,东邻天河,北依涂山。
记者曾多次来到禹会村遗址,一年四季,季季感受不同。初冬的禹会村遗址,在阳光下静默着。行走在这片土地上,若隐若现地回荡着远古的旋律。
禹会得名于大禹涂山之会,村名在《汉书》中就有记载,一直延续至今。涂山和荆山夹淮河而立,原为连在一起。两山虽然海拔不高,但确是广大地域内的重要地标。早期的淮河流经荆涂山南麓,河道漫流,可能有支脉从西北绕荆涂山之北与涡水交汇。现今的淮河在两山之间穿过,蜿蜒形成一个S形大弯,上游河床开阔,左右摆动不定。
淮河河道的稳定无疑是人为筑堤和疏导的结果,历史进程中有无数人工参与了这一持续不断的工程,但“大禹治水”无疑是一系列水利工程的肇始或代表之作。有学者考察认为大禹治水时将荆涂山凿开,疏通水道,淮河因此独流贯通,消除了水患,也形成了如今荆山和涂山对峙于淮河两岸的地理景观。
大禹与涂山紧密相连,涂山又与禹会诸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这片遗址发掘现场,不时出现埋头清理地层的禹会村的村民们。这里的村民说,“发掘前这里是一片高两三米的大土包,俗称‘禹城岗’、‘禹会古台’或‘跑马岭’。”“很多年前,那些生长庄稼的土地上,出现了十分罕见的东西,上面有看不懂的纹饰。”陶器、磨石、兽骨、兽牙……随着一件件文物出土,禹会村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掀开了一角,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唤醒了地下沉睡已久的历史。
村民们经过数年的历练,掌握了一些田野考古常识,成为考古队专家的好帮手。小小的村庄开始名见于媒体报道,更多的人开始瞩目这个藏在小村落里的大发现。考古学家纷纷慕名而来,并置身其中,研究这块安静的土地下隐藏的秘密,追寻文献记载中片段的历史记忆,通过田野考古印证、补充,抑或修正那些模糊的记忆,触摸到历史的真相。
禹会村遗址七千年前的双墩文化聚落与龙山文化城址交相辉映,串起了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璀璨的珍珠项链。淮河文明丝毫不逊色于黄河、长江流域的早期文明,是华夏文明多源一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遥想荡气回肠的上古时光
历史的长河,就这样汇聚成华夏民族的集体记忆。禹会村遗址的印记,变成文明的纹理,述说着远古文明的沧桑。
1985年,禹会村遗址在全国文物大普查中被首次发现,并确认遗址属于龙山文化时期。一大批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安静得太久远了的村落,在泥土里去寻找答案。
2001年,禹会村遗址被蚌埠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春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组织对遗址进行了实地勘测与钻探工作,领队王吉怀提出这处龙山文化遗址和文献记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密切关系。
2007年~2011年,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组织了五次规模较大的考古发掘。在不断的发掘、研究、考证中,王吉怀发出了最令人兴奋的声音,“禹会村遗址表现出来的种种遗迹特征能与大禹传说相印证,我可以大胆推测,禹会诸侯记载并非完全是虚构的传说,禹会村遗址应该就是历史上大禹会诸侯的地方。”
遗址中所展现的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大型T形台;以祭祀为主的器物组合以及器物坑的发掘等,证明了盟会过程中曾经进行过繁杂的祭祀性活动。另有南北一字排开的35个柱洞,文物专家根据“执玉帛者万国”的文献记载,认为这里就是插“万国”国旗或栽图腾柱的地方。在祭祀台的旁边还有一条精心铺设的通道,类似于今天明星走的“红地毯”。
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具有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格,展现了古代文明起源时期各地文明向地处淮河中游的蚌埠汇聚的现象。出土的一些低温陶、不同类型的祭祀坑和简易式工棚建筑,又进一步证明了当时活动的宏大规模和不同形式的祭祀仪式。
数千年前,就在这里,大禹召开了“禹会诸侯”的万国大会,雄大壮观的会盟仿佛就在眼前:熊熊篝火旁,夏后氏和涂山氏的族众们已准备猪牛等牺牲,鼎甑中散发着稻粟的香味,鬶壶中有酒浆溢出。大禹登上夯筑好的方台,主持会盟祭祀仪式。高台正中竖立着数十面飘荡的诸侯旗帜,旗杆两旁前来会盟的诸侯,手捧玉帛,随声应和着大禹发出的号召……
让远古走来的禹会村不断“生长”
事实上,禹会村遗址本体的保存状况并不理想,历史上淮河不断地向东岸冲蚀,在遗址所在区域形成明显的弯折,经勘查推测有大面积的遗址分布区已被淮河侵蚀破坏了。20世纪50年代因修筑淮河东岸大堤和国道公路,从遗址上大量取土。禹会村后郢和前郢人口剧增,新建房屋和农田水利都在不断蚕食遗址。
在2006年~2011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祭祀台基”实为龙山文化城址东城墙的一部分,考古专家揭露了北城墙的中段和东城墙的南段,进一步确认了龙山文化城垣的存在。龙山文化城址外围还断续分布有龙山文化同时期的文化层和遗迹,整个龙山文化聚落的面貌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工作揭示,传说中涂山氏国的神秘面纱正在渐渐显露出真容。
不断推进的聚落考古研究和层出不穷的新成果也对禹会村遗址的保护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2017年,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立项。
遗址“保”下来,更要呵护好、利用好。
这些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禹会村遗址保护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一系列与遗址保护利用相适应,立足实际、体现特点、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措施十分必要。“遗迹不能是孤零零的。把历史遗迹融入周围环境,可以改变大家认识历史的方式。”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王海军说,今年5月,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遗存保护修缮项目正式开工,这也标志了蚌埠禹会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正式进入实体建设阶段。
本工程分一区和二区两个部分。一区位于总工程的北部,为夯土台基改性土保护修缮和祭祀沟卵石标识展示。二区位于总工程的南部,现状道路分隔成两个区域。现状道路西侧北端为祭祀坑,进行保护修缮。祭祀坑南端铺装广场以及休闲步道。步道贯穿整个夯土台基、祭祀坑及广场,其间布置景观廊架及观赏平台。
禹会村遗址是一个丰富的文物宝藏,还有许多领域有待人们去探索和发掘。丰富多彩的文化价值,也让禹会村遗址成为考古学术交流重地。“为了争取在遗址发掘有新的更大发现,我们一直在不断求索。目前,正在筹划召开学术交流会,将吸引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前来交流考察。”王海军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海峰本报通讯员白聪聪邵帅日前,在禹城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窗口,炽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负责...
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