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棉厂往事:一纱一线的纺织岁月
济南市国棉二厂准备车间挡车工郭永东,获1979年省纺织第二届操作运动会整经操作第一名。济南日报李连摄1980年,国棉二厂前纺车间一角。
1968年9月,国棉三厂技术人员与工人研究试制成功“的确良”。 济南日报郝蔚 摄1982年,二棉厂厂房。 济南日报胡明 摄“码”上看视频
□新时报记者 徐敏
每个济南人的记忆里,都封存着一座过去的济南城。“济南记忆影像保护工程”系列报道,借助一张张城市影像,追溯城市过去,重温城市变迁,唤醒我们的城市记忆。在怀旧的情感共鸣中,珍惜城市的当下,展望城市的未来。
这不仅仅是一场老济南人的集体怀旧,也是在向更多的人诉说这座城市的历史——济南的昨天是什么模样,有什么东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是怎样的传承,从一代人又一代人那里延绵至今,而这一切,正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
新闻热线:82061110
国棉厂和纺织女工,曾经是很长时期内济南人熟悉的词汇。济南曾经是中国纺织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出现过七大棉纺厂、两大印染厂的恢弘规模。青春灵巧并且收入很高的纺织女工,也一度是社会上人们所艳羡的职业。随着时代的更迭和进步,国棉厂或改制或破产。不过,常常还会有曾经的纺织女工和在国棉厂工作过的人回忆起,那段一纱一线的纺织岁月和和睦融洽的大厂生活。
济南纺织业的辉煌时代
济南棉纺织行业起步于济南开埠时期。1915年,曾在北洋政府担任过末任总理的潘复,以及当时的山东督军、军阀靳云鹏、蔡儒楷等人,集中全省107个县的财力创办鲁丰纱厂。这是济南第一家纺织企业。1933年至1934年,民间资本开设的成通纱厂和仁丰纱厂先后开业,与官办鲁丰纱厂并称济南三大纱厂。这一时期,济南初步形成了包括棉纺织、针织、印染及毛麻丝织品等行业门类在内的综合纺织工业。
1937年-1949年,受到抗战以及社会秩序混乱等影响,济南纺织工业处于凋敝时期,三大纱厂长时间陷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一些小手工织染企业处于破产境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纺织工业快速恢复和发展,全市纺织印染企业数量开始大幅增加,纺织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1955年,鲁丰纱厂更名为济南第一棉纺织厂,仁丰纱厂、成通纱厂分别成为国棉三厂、国棉四厂。彼时,济南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名列中国纺织界“沪津青”之后。
很长时期内,在国棉厂这样的大型国企工作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时期。而辉煌时期的国棉厂以及工人工作的情形,被同时代的摄影师用厚重的胶片记录了下来。在一张由济南日报摄影记者郝蔚拍摄于1968年9月的照片中,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正在查看一些成品布料,嘴角都挂着笑容,其中两人还身着“济南国棉三厂”的工装。看照片说明就明白了,这是纺织工业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瞬间——国棉三厂技术人员与工人研究试制成功“的确良”。
在国棉三厂出生、成长、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工人陈雷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中的这名女工——国棉三厂的老厂长陈敏。说到“的确良”,中年以上的济南人对这种面料肯定十分熟悉,它最早就是国棉三厂研制出来的。这种面料挺括不皱、软滑凉爽、结实耐用,那个时代,即便它比全棉制品要贵不少,也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捧,“的确良”成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髦的代名词。据陈雷回忆,1972年,他们就是身着“的确良”上街迎接来济南访问的西哈努克亲王的。
资料显示,国棉二厂最多时拥有2050台织布机,员工最多时达六七千名,是当时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棉纺织厂。而全市棉纺织业鼎盛时期,共有14家厂。在国棉厂上班,很长时期内是一份非常体面的职业。
年轻而灵巧的纺织女工们
在国棉厂车间工作的主要工种,就是和一纱一线打交道的纺织女工们。棉花进入清花间,机器打松卷成棉花卷,形成两三厘米直径的棉条;棉条并在一起依次经过条子间、粗纱间、细纱间,就成了一根棉线;再经过筒子间卷成圆筒状,进入布机间织布;最后进入布房间检验,检验过后运往印染厂。这是如今年轻人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的工序,纺织女工们就在这些流水线上忙碌着。
从这些摄影记者留存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纺织工业和纺织女工是那个时代新闻比较关注的题材。众多年轻而灵巧的纺织女工们的工作场景被镜头记录下来,比如拍摄于1965年2月的国棉一厂前纺车间粗纱甲班高速能手田明秀在运纱;拍摄于1966年3月的国棉四厂细纱甲班挡车工张筠在接线头做清洁工作;拍摄于1979年11月的获得当年省纺织第二届操作运动会整经操作第一名的国棉二厂女工郭永东。尽管衣着简朴不施粉黛,这些女工依然笑脸盈盈,洋溢着青春和活力。
今年57岁的华玲凤是曾经国棉三厂的纺织女工。“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初18岁那年进厂,起初做的是织布挡车工的工作。”回忆起近40年前的事情,华玲凤娓娓讲起了自己做纺织女工的难忘岁月。她说,织布挡车工是车间里最辛苦的一个工种,处理的是棉线从小纱到布的环节。挡车工需要围着机器转,8小时一班,一班下来要走六七十公里的路程。一个车间有700多名工人,大多数都是女工。车间的工作环境也不太好,机器轰鸣,高温高湿,彼此之间讲话都要高声喊。“生产效率最高的温度就是28摄氏度,所以车间常年恒温28摄氏度,冬夏均是如此。”华玲凤说,因此,照片中在工作中的纺织女工,秋冬天也是身着单衣。
工作虽然辛苦,其实工资收入也是非常高的。华玲凤回忆说,那时候因为厂里效益非常好,所以工资水平比其他行业的工人要高很多。“1982年刚上班时一个月工资是24块钱,印象中到了90年代初拿到了200多块一个月。”她说,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公务员的工资才100多块,纺织女工是令人艳羡的高收入群体。所以尽管工作辛苦,女工们大多依然干劲十足。从班里、厂里到市里、省里,每年都会举办纺织操作运动会,能够取得名次的女工都是大家推崇的工作能手。
温情和睦的大厂生活
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国棉厂的陈雷、王宏伟这样的退休工人来说,国棉厂对他们的意义不只是给了他们一份谋生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安了一个家。
那时期,很多工人均是父母辈传承而来。上世纪40年代,陈雷的母亲就来到仁丰纱厂当了一名纺织女工。“母亲来厂工作,从一无所有到建立家庭,分配单位宿舍居住,生儿育女,儿女从厂里逐渐长大……”陈雷说,母亲是发自内心感谢仁丰纱厂,让她能够在城市中安稳生活下去。陈雷就出生在厂里,可谓正宗的“仁丰子弟”。他回忆说,那时候的厂子就像一个“小社会”,除了工作车间、办公室,厂子的生活区还有托儿所、小学、中学、医院、职工食堂、理发店、澡堂、广播站……可以说,不用出厂就几乎可以满足生活的所有需求。中学毕业后,陈雷下乡到禹城插队一年后回到国棉三厂,1975年顶替母亲到厂里当了一名工人。“从1954年出生到2014年退休,60年几乎一步也没有离开过国棉三厂。”陈雷说。
另一名国棉三厂退休工人王宏伟也是如此。在他的记忆中,同事们在同一家工厂中工作和生活,犹如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彼此之间非但没有隔阂,反而像是一大家人那样亲和。“纺织女工出身的陈敏当厂长时,促成在现在三孔桥街46号的位置给员工建立宿舍。宿舍是分批建成,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房子都有。”华玲凤回忆说,如今这个社区居住的大多还是国棉三厂的退休工人。
在这处略显狭窄的老宿舍中,陈雷还留着诸多和国棉三厂有关的物品,有厂里的日志,有印着“国棉三厂”字样的杯子和手提包,还有那时候进厂佩戴的“厂标”等。有时候他会拿出这些老物件来看看,怀念人与人之间感情简单和纯真的大厂生活,怀念大家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年代。
曾经如日中天的国棉厂见证了济南纺织业的辉煌,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济南棉纺行业整体急速衰落,短短10多年,这些国棉厂破产或者重组。不过,纺织女工这一时代独有的行业门类以及大厂生活的温情经历,永远是这一代人宝贵的时代记忆。
新闻推荐
本报德州8月6日讯(记者王金刚通讯员王勇)8月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禹城市教体部门获悉,根据上级要求,市...
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禹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