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梁明龙返乡创业 种植牛奶玉米,摸索三年终盈利

农村大众报 2019-09-24 14:11 大字

农村大众报禹城讯(记者戎宁通讯员李月庞占英)9月21日上午,禹城市辛店镇东梁村种植户梁明龙地里的牛奶玉米收获了。前一天晚上,就有福建的客户提前来到,等着拉走第一车玉米。

“我种的牛奶玉米,是水果玉米的一种。根据品级不同,今年的售价是两棒9.9元、12.8元和16.8元三个价位。”梁明龙说,“今年种植面积只有30多亩,产量远远跟不上销量。”

梁明龙的牛奶玉米只能靠人工采收,当天雇了10多个村民来干活。梁明龙的父亲在地头负责骑着三轮车来回运送玉米,家里还有几个村民在帮忙分拣、包装。

尽管这已经是梁明龙回村的第三年,有些村民还是搞不清楚他种的玉米品种,每到收获季节,路过时总要跟他说道说道。“明龙啊,这玉米真的能生吃吗?”“叔,拿一个尝尝。”梁明龙撕开玉米的绿色外衣,露出了乳白色的果实。吃了两口,村民竖起大拇指称赞。

梁明龙是个脸色黝黑,笑起来颇为憨厚的年轻人。生于1989年的他,曾经也有着诗和远方的梦想。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专业的梁明龙,在北京一家企业工作。不满足于现状的他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微商,结识了台湾一家企业老板,了解到水果玉米。

“第一次吃觉得不可思议,之前对玉米的概念就是粮食,没想过可以像水果一样吃。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之后就准备回家自己种植。”梁明龙说。从白领到农民,亲朋好友都不理解,父母也极为反对:“回村种地到时候连个媳妇也不好娶,你回来干吗?”

2017年,梁明龙试种了20亩,以失败告终。“第一次种,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管理,该怎么控制病虫害,全都赔进去了。”梁明龙说,“之后两年慢慢摸索,总结了一些经验,种得也越来越好。今年,每亩纯收入能达到3000多元。”

今年,梁明龙还拿出一部分玉米做了套袋试验。“之前虫害和麻雀吃得比较严重,今年选了羊皮纸和塑料袋两种材质,给玉米套袋。能有效控制虫害,防止鸟儿夺食,虽然成本增加了,但能增加采收成品率,明年准备全部套袋。”梁明龙说。

从赔本到盈利,到市场供不应求,梁明龙用了三年的时间。三年间,他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对农业由最初的简单爱,到现在准备大干一场。“现在合作的供应商,都是供应给百果园、每日优鲜、盒马生鲜等等。”梁明龙说,“今年又流转了240亩地,等秋收之后整理土地,全部种植牛奶玉米。”

今年6月,梁明龙注册成立了禹城市甜颜蜜玉专业种植合作社。“单靠我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种个一两千亩比较吃力。下一步准备找一些种植大户,带着父老乡亲一块致富。”梁明龙说。

如今生意能做大,除了梁明龙肯吃苦,爱钻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梁明龙是个非常讲诚信的人。“我妈比较会过日子,就想把能卖的都卖掉。最开始我抽查的时候,经常发现她把一些不合格的玉米包装起来。我就会跟她说,咱们做生意不只是做眼前,而是要长久的。这样搞来搞去把自己品牌搞坏了,客户慢慢就没了。好的给客户,不好的自己留下来处理,诚信必须是第一位的。”梁明龙说。

新闻推荐

人大代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政府民生项目由“为民作主”变“人民作主” “民生”跟着“民声”走

□本报记者赵君“人大代表就在咱身边”“百姓的事连着代表的心”“有事找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

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