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人陈雷:国棉三厂给我一个家

济南日报 2019-08-13 11:17 大字

陈雷收藏的日志(徐敏 摄)

回忆起国棉三厂,厂里的老工人陈雷有说不完的话。对于他来说,在国棉三厂工作不只是一份谋生的职业那么简单,他在厂里出生,在厂里的学校上学,毕业后继续在厂里工作,和厂里的同事恋爱结婚,直到退休。“国棉三厂给了我一个家。对这个厂子,我有着说不出来的深厚感情。”

国棉三厂的前身是仁丰纱厂。上世纪40年代,陈雷的母亲就来到仁丰纱厂当了一名纺织女工。“母亲来厂工作,从一无所有到建立家庭,分配单位宿舍居住,生儿育女,儿女在厂里逐渐长大……”陈雷说,母亲是发自内心地感谢仁丰纱厂,让她能够在城市中安稳地生活下去。陈雷就出生在厂里,可谓是正宗的“仁丰子弟”。他回忆说,那时候的厂子就像是一个“小社会”,除了工作车间、办公室,厂子的生活区还有托儿所、小学、中学、医院、职工食堂、理发店、澡堂、广播站……可以说,不用出厂就能满足几乎所有的生活需求。中学毕业后,陈雷下乡到禹城插队一年后回到国棉三厂,1975年顶替母亲到厂里当了一名工人。“从1954年出生到2014年退休,六十年一步也没有离开过国棉三厂。”陈雷说。

陈雷初进厂时,纺织工作还是半机械化,离不开手工操作。他一开始做的是纺织行业最有名的“四大推”工作:即推棉包、推棉卷、推粗纱、推穗子。这项工作在如今年轻人看起来比较陌生,在那个时代却是纺织工作中的重要流程。夏天的纺织车间封闭闷热,陈雷回忆,当时工作起来一块花包布搭在脖子上,一干八个小时,汗珠啪嗒啪嗒往下掉,腿也累得发软。下班后到职工澡堂洗个澡,不料棉花微尘与汗毛粘在一起,搓起来生疼,陈雷还和工友们开起了玩笑,说这就是“四大推”工作的产品:棉毛混纺。虽然当时的工作很辛苦,但回忆起来还是十分难忘和温馨。

“四大推”工作陈雷干了整整三年,之后又陆续调整到其他岗位,后来还和一名女同事恋爱结婚,成立家庭,生儿育女。直到今天,陈雷还居住在国棉三厂的老宿舍里。在这处略显狭窄的老宿舍中,陈雷收藏了和国棉三厂有关的很多物品,有厂里的日志,有印着“国棉三厂”字样的杯子和手提包,还有那时候进厂佩戴的“厂标”等。

虽然在历史的潮流中,国棉三厂已经远去,但是对“大厂生活”,“陈雷们”仍然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新时报记者徐敏)

本期“济南故事”小结:

“国三”小社会,给我一个家。

感恩那时代,处处传佳话。

新闻推荐

禹城站派出所强化暑运期间站区安全管控

当前正值暑运,为给旅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济南铁路公安处禹城站派出所积极开展“平安站车路,金盾护你行”专项行动。该所通...

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