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在大,有情则亲。家是油盐酱醋、喜怒哀乐的集合,夏津退休干部宋云庆当年办的家庭报不仅是这一切的延绵,还在不经意间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一张小家报 厚重家风扬

大众日报 2018-11-03 05:48 大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宋云庆在青州云门山下留影本报记者在采访宋云庆的夫人韩丽君(右)■周末人物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本报记者卢昱本报通讯员刘广欣

重阳节的夏津县城,一派清秋。

走进银龙小区的韩丽君老人家,绿植铺在明媚的窗台下,干净整洁的客厅别样温馨。当年,韩丽君的丈夫宋云庆办了一份家庭报纸,为这个大家庭挂上“连心锁”,记录下每个家庭成员的工作、生活、学习历程;如今,一家人和和美美,在新时代为社会和家庭奉献着各自的光与热。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家不在大,有情则亲。家是油盐酱醋、喜怒哀乐的集合,宋云庆办的家庭报不仅是这一切的延绵,还在不经意间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退休生活乐悠悠

去年夏末初秋,韩丽君搬到银龙小区的新房内。日前,老人的大儿子宋军文老师带着记者登门拜访,他先按响门铃,耐心地等着母亲回应。

“这是回迁房。之前的老房子在批发街,住了三十多年。”今年86岁的韩丽君介绍道,那套红砖瓦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靠开五金店挣的钱盖起来的。

那套带院的房子,承载着一家人的美好回忆。1992年,时年62岁的宋云庆曾写过一段京剧西皮流水唱词:“退休生活乐悠悠,自己动手啥都有,栽架巨峰甜葡萄,房前几树红石榴,牛心茄子红辣椒,白刺黄瓜春到秋,小白菜,一把揪,翠紫的扁豆满垟头,丝瓜吊瓜爬满架,啥时想吃啥时有,赏花食果人长寿,不觉年轻好几秋。”

谈起十年前故去的老伴儿,韩丽君说:“他可爱加班了,爱晚上写东西。”宋云庆自幼爱好文艺,曾当过教师、校长、县委宣传部干部、文教科副科长。

“他平易近人,对人和气。我和他接触是在1976年,我高中毕业后回村当团支部书记。因为他能写会画,村里经常让他写写画画。他虽长我二十多岁,但我们是三支上的弟兄,我喊他‘庆哥’。他经常教育我,做人不要摆架子、带面具。”与宋云庆同宗族的夏津县作协秘书长宋云亮回忆道,是宋云庆持之以恒的精神激励着自己写作、工作和生活。

早在1953年,宋云庆这位夏津小有名气的才子就曾给《大众日报》写稿,原文刊登在当年9月25日第2版上。在这篇题为《夏津县应改进收棉工作》的稿件中,他写道:“最近,夏津县西关、南屯子、银子王庄三个收棉站,每天都要上一万到三万多斤棉花。因卖棉花的农民没有大包,来的人也多,包也零碎。可是站上只安着一个秤,很不及时。农民为了早过秤,天不明就到站上等着。蒋寨村王庆海为了卖二十斤棉花,等了两天。张立桂为了卖一百斤棉花,等了一天。乔官屯的一个棉农,为了卖六斤棉花等了一天。卖的钱吃了三顿饭,剩下的也就不多了。建议各地供销合作社在收购棉花中,要尽量想办法便利农民,不要发生这种现象。”

生长在农村,宋云庆对农业的观察敏锐而切实。夏津县植棉历史悠久,素有“银夏津”之称。1956年全县棉总产达1.43万吨,列山东省之首。1986年,国家农牧渔业部确定夏津县为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和棉花出口基地县。1987年棉花总产量5.05万吨,居全国第二位,人均贡献列全国第一名。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棉花收购形式由集体变为分户交售。收购部门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谁售棉谁结算”的原则,一律实行现金结算。因之,全县植棉面积扩大,产量提高、收购量增加。

在1984年,全县棉花大丰收,农民拉着棉花拥挤在棉厂(站)外排队待售,露天食宿,三五天不能进厂,有时长达十数天。棉厂外公路上棉车首尾相接,逶迤绵延,长达数里。临时性小餐店,小吃摊布满公路两旁,昼夜营业,烹炸叫卖,俨然闹市,俗称为“卖棉难”。

宋云庆年轻时关心的群众“卖棉难”问题再次涌现。当时,夏津各棉厂采取多设磅,多设结算口的办法。售棉车队也由两行改为四行,各棉厂均组织专人帮助售棉群众过磅、倒包,消除了“隔夜棉”,卖棉难度得到缓解。

1999年国家放开棉花购销价格,放开流通渠道后,夏津县棉花民营企业兴起,棉花收购体制发生变化,由集体收购改为民营企业或个体收购,棉花可在市场中自由贸易。

最近十年,棉花收购形式以棉农自赴棉纺厂交售及个体收棉车串村收购为主,结算形式为即售即结,现金交易。

1984年6月,宋云庆曾给《大众日报》写稿,谈及要为老年人的衣着操心:“譬如,夏季高温,老年人更不耐热,又不大活动,多喜欢穿单薄、肥大、色浅、通风好、易散热的衣服。对老年服装讲点美学是必要的,还应注意花色淡雅、式样端庄、朴素大方,让老年人穿着舒适、行动方便。但愿不久能在市场上见到专为老年人设计生产的衣着,应时而充足,任凭挑选。”

宋云庆关心的问题,也在棉花产业链的拉长中得到解决。近年来,夏津县的棉纺、制衣企业不断涌现。目前全县拥有棉纺织企业100余家,规模约200万纱锭。

迎春花儿开,迎春花儿香……

在小女儿宋淑慧的记忆中,父亲宋云庆是个爱动笔的有心人,“我父亲说写字也是锻炼。他的硬笔书法比毛笔的还好。他有文艺细胞,爱京戏,爱唱歌。”

不仅爱唱歌,宋云庆还亲自创作歌曲。“我父亲一生好学上进,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创作的夏津民歌朗朗上口,特别是《四季花开》和《王大娘喂鸡》去北京怀仁堂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两首歌曲被搬上电影,许多电台用《四季花开》做开播曲。”在父母的熏陶下,六位子女都有些文艺爱好。

谈及《四季花开》的创作,夏津的文化人耳熟能详。1958年7月15日,当时在夏津县文化馆工作的宋云庆接到省里通知,全国跃进歌舞汇演即将举行,各地要拿出传统民歌或群众新创作的民歌,优秀作品将有机会晋京参演。宋云庆是民歌的爱好者,从16岁当儿童团长时,就尝试以老调填新词。接到任务后,他随即联想到夏津民间小调——《四季花开》。

长期以来,老百姓把四季花开作为美好幸福的象征,花卉纹饰经常出现在各种建筑上。宋云庆设想通过一对男女青年的婚事,反映广大社员的新思想、新风尚。

本以为漫长而枯燥的创作,在宋云庆的脑海里水到渠成。多年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积累丰富素材的他,灵感迸发出来,经过连续6个小时的创作,新民歌《四季花开》诞生了:迎春花儿开,迎春花儿香,迎春女好姑娘,对象在王家庄。生产劳动好,学习是榜样;突击队里当队长,他名叫王秋江。他名叫王秋江……

全歌四段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歌曲的翅膀随着电波,飞到千家万户。宋云庆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继续在夏津的土地上挖掘文化新闻。在老房子居住时,宋云庆将书橱整理得井井有条,还将坚持了几十年的日记和家庭报捆好,编年放在一起。这些资料,记载了很多县志上都没有记录的内容。可惜的是,随着最近几次搬家,有些家庭报受潮或散佚。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宋云庆有很强的使命感。在1982年11月5日的《大众日报》上,刊登了他的来稿,主题为恢复“三山井”这一古迹。

在宋云庆考证夏津县志,县城中有处“三山井”,因坐落在县城中心三家商店的房山之间而得名。它建造奇异,功能特殊。井口砌有砖石约三尺,井筒全是土的,井壁坚硬,光泽耀眼,深有数丈,水有丈余,水味极苦,饮用、浇灌俱禁,但用此井水做的西瓜夏酱却别有风味,而且暑不变质,寒不结冰;用此井水镀金永保光泽,各地镀金者曾远道来取水。但在整修街道时,竟有人置标记于不顾,而将“三山井”填平灭迹了。

让宋云庆揪心的还有县文庙的大成殿,有人想把八百多年的古建筑拆掉,用拆下的木料搞新的建设。“这种对待文物古迹的态度实不足取。文庙为夏津古迹,应当珍护;‘三山井’也理应恢复。”他微弱的呼吁至今尚未得到回应。

现夏津党校院内文庙里那座仅存的大成殿,系明代建筑风格,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如今,这栋建筑荒废坍塌多年,梁架完全露天风吹雨淋,摇摇欲坠。

爸爸作记录,月月家报登

家里人已记不清当初为何办报,只记得是因为一件喜事。1984年中秋节,宋云庆办的《家庭通讯》报诞生了。当全家四代人共赏圆月时,他这张油印小报丰富的内容引起全家人的兴趣。特别是“遵纪守法争先进,积极工作当模范;一对夫妻一个孩,多生超生自负责;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兄友弟恭,妯娌和睦”的家规引起大家共鸣。最后,大家一致定下“爸爸作记录,月月家报登,季季有总结,一年总奖评”的制度。

因为子女住得分散,信息沟通不畅,宋云庆便坚持编发报纸。从排版到内容,从美编到摄影,他亲历亲为。“当时高兴的事儿有很多,家庭跟现在一样和睦。我父亲办报纸,有点跟现在朋友圈一样,愿意‘显摆’。”宋淑慧说。

“家庭和睦,孩子很争气,学习,工作都很好,我挺高兴的。”韩丽君对当下的生活很欣慰。当时,她主内,宋云庆主外,两个人一起拉扯孩子。

有时,宋云庆会和妻子讨论报纸话题,把教育子女热爱党、热爱祖国、工作奋进、廉洁奉公、扶正压邪作为《家庭通讯》的核心内容。

在1991年第一期的家庭报中,宋云庆发表《为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发表公报而作》的诗歌:“精神振奋放歌喉,手捧公报喜泪流;回首往事念党恩,展望未来有奔头;全家拧成一股绳,坚定信念跟党走!”

每次子女工作变动,宋云庆都在家庭报上撰文给予引导和鼓励。小儿子震声从事税务工作,数次调动,每次坚决服从,不讨价还价,老宋把领导与震声的谈话作为标题:“工作干得好,县里很需要。”

二儿子宋跃声在基层从事教育工作,第一次调动时,他在家庭报上写了《青年能颠能跑离家远点更好》的稿子;第二次调动时,他写的是《调你模范班主任困难单位上上劲》;第三次时,他写的是《调你王庄当校长,全镇拿你做榜样》,而跃声也很争气,每到新岗位,都干得非常出色。

在当年废除“大锅饭”,打破“铁饭碗”的大背景下,宋云庆的家庭震动很大,子女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与考验。宋云庆发现这些情况后,就在《家庭通讯》头条位置撰文《壮胆立志各扬其长绝不能混吃坐穿》,引导子女正确对待改革。

随后,他的大儿子宋军文辞去县某企业副厂长职务,凭着多年乡村医生的经验,自己开办了一个心理诊所,为群众治病。如今,宋军文依然为心理门诊忙碌着。

当时,二儿媳董志霞所在的县副食品厂因经营不善而停产,她读了《家庭通讯》的文章,立即走出家门,搞起了编织和玩具制作,所得报酬超过她之前的工资。她深有感触地为《家庭通讯》写了《长有两只手干就啥都有》的文章。全家人看了,非常敬佩她这种自强自立的精神。

对子女的教育,宋云庆一直紧抓不懈。在1997年9月12日的家庭报上,他发表《叫唤的蛐蛐没有肉,默默无闻显真才》一文,如今读来,也发人深省。其中说道:“那些不学无术、终日搭帮结伙者,目无寸长,进了酒店大吃二喝、猜拳行令,更有甚者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贪得无厌,倡导关系学,自称老子天下第一,把法规置于度外。这种人最终进班房、蹲牢狱,有的则被拘留送劳教,妻离子散、身败名裂。只有那些严以律己,肯在艰难险阻面前艰苦奋斗,并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有志者才能无坚不摧、无攻不克、无往而不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报纸上,宋云庆还引用了自己主编的《夏津老年风情录》一书中的一副对联——“靠合法收入吃饭香甜,按标准住房睡觉安然”,横批为“保持清廉”。

有军文守家,全家免牵挂

“老人宣扬家风,父母示范家风,夫妻掌舵家风,子女继承家风,孙辈顺受家风,兄弟姐妹竞比家风。”宋淑慧如是阐述自己对家风的感悟。

年轻人也有变老时,家风却不会褪色。宋家的家风,离不开两位老人的言传身教。“家庭里的事,我妈全包了。她嫁到我们家后,我奶奶和老奶奶都在,她一直贴心照顾。我们从懂事时,我父亲就嘱咐我们好好学习,要孝顺父母。那时候骑自行车到村口,因为辈份在村里比较低,他就教导我们,遇到长辈,要下车问好。”

在宋家人看来,孝道永远没有过时的说法。韩丽君赡养伺候了两代老人,故去的老人都视她比亲闺女还亲。她嘱咐孩子们,孝顺赡养老人是儿女的义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二十多年前,宋云庆的母亲去世,他深受打击,三个月没出家门。“那段时间,他的头脑有点拼(注:夏津方言,精神恍惚、错乱的意思)。”韩丽君说。

韩丽君曾在县饮食服务公司担任会计。“她工作向上看,生活向下比,节衣缩食,跟一大家人熬了过来。她的人生一直与钱打交道,但她从没错过一笔账,没占公家一分钱便宜。她跟我们说,钱固然是好东西,但不是自己的一分都不能要。”朴素的道理,传递着老人对人生的感悟。

言传身教,母慈子孝。早在1991年,宋跃声在家庭报上写《学习大姐宋淑芳能替爹娘担忧愁》文章,夸赞大姐工作勤恳,多年来没歇过班,“对家庭更是敬老爱幼,全家二十三口人都穿过她做的鞋。一周内至少要抽两个晚上回来看看爹娘,衣服脏了拿去洗,每年都给侄儿侄女们添件新衣裳。回到娘家,哪怕是刷刷锅,洗洗碗,愿叫娘多一点清闲。她知道爹娘为儿女付出的辛苦。俗话说,好儿好女无须多,好的一个顶十个。咱得好好向大姐姐学习!”

采访间隙,宋军文的媳妇到婆婆家收拾卫生,随手拎着三根丝瓜。谈起儿媳妇,韩丽君夸赞道:“比闺女还孝顺。我住14楼,他们住8楼,早上起来就过来拾掇,问寒问暖都是她。”

大嫂的孝心为姊妹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兄弟姐妹各个家庭之间感情都非常好。去年我做了个小手术,大家都来看望我。连大夫都羡慕我们家的和睦。”宋淑慧说起点点滴滴的亲情,甚为欣慰。

2000年时,因房租涨钱,宋军文将诊所撤回老家西头两间房中。“从军文退守老家以后,我体会到诸多方便,经常问寒问暖,有个头疼脑热,偶尔不舒服,他立即赶到跟前,扎针、用药、输液,不再给任何人添麻烦。倒垃圾、清扫庭院、开门关户……都成了军文一家人的任务。我告诉全家,有军文守家,全家免牵挂。”宋云庆老人在报纸上撰文道。

及早跨进电脑时代

在1993年9月3日,原来的《家庭通讯》更名为《家庭文化报》。“更名后的第一张报纸,由原来的直系户主必读,同时向文朋师友赠送,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这张报纸将我们家庭间的关系、距离拉近,共同探讨新家庭建设。社会是个大家庭,而家庭又是一个小社会,因此,这张报纸依然是大家写稿我来编,一月一张不收钱,手写体,复印张,文责自负,经受考验。”在报纸的边边角角,宋云庆如是解释。

为此,宋云庆还在家中组织召开了一次恳谈会。与平时组织戏迷票友聚会一样,这次恳谈会主要讨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怎样把《家庭文化报》进行有效开拓和发展,把组建新家庭,树立新家庭观念,提高到社会话题的高度来加以研究。

宋云庆一直思索“新家庭”这个议题。在2000年前后,他曾撰文《婚姻观念,必须彻底改变》。他从孩子们寻觅朋友、强化交往、择配对象、谈情说爱的事儿上,察觉到一个婚姻观念必须来一个彻底改变的问题。

“时代的大潮把社会这个大家庭全面推向了市场,你个人和你所在的单位与这个潮流是否适应,能否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决定你在择偶问题上观念的更新。否则,将会到处碰壁。单位的好赖,工资是否有保障,这依然是大锅饭、铁饭碗时代的产物。一个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青年,无论男女,你只要把自己的技能推向市场,以高科技手段创造富有,你将无往不胜。不论你是哪个阶层的成员,都可以作为你寻觅的对象。”老人告诫大小读者们,“一个空守着‘好单位’而无所作为的庸才,其前程只能是掉队,成为编外,最终导致下岗。请孩子们反思。”

宋云庆办报时,大至家乡棉粮收成、儿孙入党入团,小至邻里关系、孙子孙女们的学习成绩,都成了他家庭报的内容。家庭报成了一家人的“光荣榜”“奖惩令”,全家无论谁在单位上受到奖励,不仅家庭报上登载事迹,家里还再出与奖励单位等同的物质奖励。

除了物质馈赠,宋云庆更注重对后代的精神喂养、思想品德的哺育。在第一百期家庭报上,他嘱咐当上爸妈的子女,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们的特殊才能。“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性,有意识地向他全神贯注点上倾斜,给予他发挥特殊才能提供方便,创造条件。特殊才能的培养靠的是聪明智慧,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刻探讨与拓展,不能有半点走捷径的念头。只有如此,才可攀登科学顶峰,及早地跨进电脑时代。”

转眼间,电脑时代已跨越到大数据时代。“我父亲去世时,没有特意吩咐这个报纸是否要办下去。我后面要有精力的话,也会模仿父亲出家庭报,还可以学着做电子版的报纸呢。”宋淑慧笑道。

新闻推荐

夏津韩庆云 路遇被撞昏迷老人帮送医

夏津讯(邓美平王庆贞)9月29日下午,夏津县银城街道办事处会议室,63岁的程显国和老伴儿赵万玲将“见义勇为品德高尚”的锦旗送...

夏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夏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