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5名贫困残疾人脱贫
[摘要] 我市积极探索,强力推进,通过加强就业培训、实施免费康复和社会救助等一系列有效举措——
12月3日是第26个国际残疾人日,德州育红聋儿语训中心内充满欢声笑语,共青团德州市委、市残联和太平洋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前来看望53名听障儿童,为他们送来价值540万元的“学平险”和学习用品,并捐赠了2万元助学金。
德州市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将扶贫与助残相结合,制定出台了《德州市扶残脱贫助力行动(2016-2020年)实施方案》,通过创新扶贫理念、加强就业培训等途径,探索助力残疾群体脱贫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6125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
免费康复为残疾人解忧
“如果没有听障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也许雪儿这辈子都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进行语言交流。 ”12月3日,在德州育红聋儿语训中心,负责人刘玉红刚给雪儿上完语言课。 5岁的雪儿双耳重度听力障碍,植入人工耳蜗是唯一选择。对于靠种地为生、天生聋哑的父母来说,价值20多万元的人工耳蜗,连想都不敢想。去年,政府将70名听障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纳入民生工程,雪儿成为“幸运儿”之一,免费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1年半,她已经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和人交流。
在德州市,像雪儿一样得到政府免费抢救性康复救助的0至6岁残疾儿童还有643名。为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德州市将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言语能力筛查等20项康复项目纳入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此外,德州市拓宽市县项目救助范围,将救助年龄由国家规定的0至6岁放宽到0至9岁,市级项目救助资金增加到292.6万元。
为了实现精准帮扶,德州市出台并实施了《德州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截至11月28日,全市已为18163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了基本康复服务。
千余残疾学子享助学工程
受益于德州市“我和你·心连心”助学工程,陈玉秀这位患先天脊柱侧弯的德城区残疾贫困学子,如今才能坐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室里学习硕士课程。 2013年,她以648分的成绩考上大学。当时,在德州齿轮厂工作的父亲因为学费愁白了头。临开学前20天,市残联为她送来3000元救助金。今年,她考取了研究生,市残联通过助学工程再次给她发放5000元救助金。
为保障残疾人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德州市实施“我和你·心连心”助学工程,将贫困残疾大学生、残疾人家庭子女的救助标准分别提高至5000元、3000元,十二五以来,德州市为1300余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和残疾人大学生发放救助金。其中,今年为346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和39名残疾人大学生发放救助金,共计123.3万元。
“量体裁衣”圆残疾人就业梦
在夏津建鑫纺织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打工的42岁残疾人杨现中开过三轮,跑过出租,当时不光收入没保障,而且也面临着经常被辞退的窘境。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他找到一份长期工,在建鑫公司一干就是11年。
建鑫公司是德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基地。基地成立之初,当地残联积极为其争取优惠的税收政策,让公司有更大的空间为残疾人服务。像这样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基地,目前在德州市还有60多处,实现安置及辐射带动11809名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同时举办了286期修理、加工、种植、养殖等适合残疾人的实用技术培训,培训残疾人9163人次。“在协同发展、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不让一户残疾人家庭掉队、不让一名残疾人落伍。 ”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说,德州市围绕精准识别、脱贫和解困等环节,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以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德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等项目为载体,重点实施好“五个助力、五个精准一批”,每年扶持省、市两级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优秀(示范)基地15个,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优秀基地进行资金补助,通过安置就业或辐射带动实现贫困残疾人家庭成员稳定增收;对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按照每户不低于2000元标准,扶持帮包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脱贫项目。
在庆云、禹城、乐陵、临邑等县市,“培训-就业-扶贫”一体化的培训模式正在推广,部门组织专业人士对贫困残疾人进行剪纸、修理、加工、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仅今年德州市就培训1631人,同时鼓励县市区积极举办“互联网+”电商培训,270名残疾人受益,对新创业的残疾人电商给予每人2000元补助金。
新闻推荐
为确保中小学生冬季交通安全,自11月21日开始,夏津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展校车大检查活动,对全县校车进行集中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校车车况、安全装置及校车驾驶人是否具备校车驾驶资格,及时消除校车安全隐...
夏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夏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