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夏津: 变“一棉独大”为百业争春

德州日报 2017-09-12 08:19 大字

[摘要]补短板拉长板树样板

夏津讯(邓美平)“这不是普通的袜子! ”9月9日,在夏津仁和纺织公司展厅里,公司副总经理曹端山拿起陈列架上的一双袜子介绍说:“这是我们与东华大学合作,通过亚微米纤维制备技术生产的新产品,抗菌效果特别好。 ”

仁和的成功在夏津并非特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的新一轮转型升级下,夏津县让传统产业在“破”中觅得生机,让现代农业在“育”中茁壮成长,让新兴产业在“立”中释放活力,推动经济动能转换,实现从“一棉独大”到百业争春的新跨越。

前不久,从远在北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叶祖光处传来喜讯,与夏津圣源公司合作,利用夏津丰富的古桑资源,研究开发的保健功能性食品完成中试,年底就可以进入实验应用。“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靠创新,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创新,还是思想观念的创新。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在‘破\’‘育\’和‘立\’中加速经济动能转换,初步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几个月来,夏津县委书记才玉璞一直沉在基层,从重点企业到现代农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业态,通过调查研究,理出夏津新旧动能转换的“路线图”,打出加快发展的“优势牌”——“第一个是补短板,第二个是拉长板,第三个是树样板。补短板就是针对夏津企业缺大少强的局面,通过招商引资、做大本土企业来培育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拉长板,就是对现有的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提档升级,拉长产业链条,来打造纺织服装、食品深加工和桑的全元素利用的产业集群。树样板就是在政府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创造近悦远来的局面,在招商引资上实现突破。 ”

短短3年时间,仁和纺织产品结构实现了差别化纤维纱线占比从20%到80%的转变,效益成几何倍数增长。众多棉纺织企业跟仁和一样,紧紧抓住供给侧改革的需求端发力,不断优化结构,以质、新、特取胜。

与此同时,夏津县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沃土,让许多农户感受到了“土里刨金”的喜悦。仅葚果就开发有葚果酒、葚叶茶等近30类商品,经过二产加工增值,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产生了乘数效应,使小小桑葚身价倍增,桑葚种植户户均年增收2万多元。

“向‘微笑曲线\’的左右至高点发力,产业发展会呈现出一张更加甜美的‘笑脸\’。 ”夏津县县长高善玉说。

夏津县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推动要素从资源向知识、技术、信息转变,指导产业跨界融合,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激发工业、农业、旅游业潜力和活力,“银夏津”正焕发新生机,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绿夏津”正彰显无穷魅力。

新闻推荐

和融共济育英才拓新致远谱新篇

夏津县第二中学

夏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夏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