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习相远

农村大众报 2021-12-15 15:05 大字

阳货篇第十七

17·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解:阳货想去拜见孔子,孔子没有见他,于是就赠送给孔子一只烤熟了的乳猪。孔子暗中打听阳货不在家时,就去回拜他。结果在路上遇到了阳货。阳货对孔子说:“过来!我和你说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怀藏着大道却听任自己的国家政治迷乱,可以说是仁吗?”顿了一下他说:“不可以说是仁。喜欢从政却又错失机会,可以说是智吗?”顿了一下,他接着说:“不可以说是智。时光飞逝,年龄不等人呀。”孔子听了后说:“好吧!我准备出去从政了。”

阳货是权臣,当时正大权在握。孔子在人屋檐下不能不低头,被人批了一通,只好应付一下。

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解: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后天习之却使其相差越来越远。”

孔子首先肯定了人与人在本性上是平等的。每个人生下来,其身体、大脑都没有多少差别,孔子这一结论是符合现代生理学的科学结论的。在孔子的时代,没有科学的支撑,贵族世袭流行,孔子能够这样说,说明他作为思想家的伟大,他的思想具有的穿透力。那么为什么后天人的差别越来越大呢?孔子认为其原因在于习。习在这里有丰富的内涵,有学习、习染、修习等多重含义。学习不学习可以造成人的差别;师友、环境、家庭等等的习染可以造成人的差别;修习实践可以造成人的差别,等等。孔子这一认识亦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同时充分肯定了每个人的自我努力,很有辩证性。正是因为有“性相近,习相远”的朴素观念,才使一代代的中国人都能自我肯定,重视教育,生活得自信、自尊,能够自我努力,不断提高自己。这是一很有现代性的思想。

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解:孔子说:“唯有上知绝对聪明和下愚绝对愚蠢是不可改变的。”

孔子上节讲“性相近、习相远”,这节又讲“上知下愚”不可移,这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孔子认为上知就是“生而知之者”,下愚都是“困而不学者”,这是他设想的两种极端状况。但在现实中,孔子并未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他只是理论上推测了这两种可能,但也说明了他在人的性与习的认知上,并没有贯彻唯物主义的原则,理论上是不彻底的。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解:孔子到了武城,听到了弹琴唱歌之声。孔子不觉微笑,说:“杀只鸡哪里用得着宰牛的刀?”子游回答说:“从前我从老师您那里受教:‘在上位的统治者学了道就会爱护老百姓,在下的老百姓学了道便容易管理。’”孔子说:“同学们!子游说的是对的。我刚才说的不过是玩笑话而已。”

孔子的学生子游在武城任长官,孔子带着他现在的学生去武城,听到弹琴唱歌之声,知道子游在推行礼乐教化。孔子所教着眼于天下国家,因此一听到这,他本能的反应是这小地方还用得着这些?但当子游对他解释后,他肯定了子游的观点。子游是一种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平实态度,天下事大约都应如此方能收拾,否则只是讲大道理、唱高调,到了自己身上就知行不一,那么事情便永无改善。例如,社会风气不好,有人便怪罪于传统文化、怪罪于社会发展,从来不反思自己做得如何,一旦自己处于相应的情景下便按风气不好的行为去行为。你自己生活的地方、生活的时代,你自己没有做好,又何必怪罪于自己的祖宗呢?祖宗已死,你在活着,你的行为又与祖宗何干?因此,立身处事要向子游学习,不好高骛远,先从身边、从自我做起来再说,知行合一。

新闻推荐

武城县公证处 公证便民暖人心用情服务赢赞誉

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都需要办理一些公证事项,公证员则是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与老百姓距离最近的人。...

武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