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版”三伏天来了 亲近自然 避暑纳凉去

四川工人日报 2020-07-31 14:15 大字

7月,眉山三苏祠的荷花如约而至图据网络

根据我国传统,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起的10天为头伏,7月16日正式迈入了今年的“三伏天”。今年三伏共计40天,8月24日出伏,和去年一样,也属于“加长版”。

7月28日的成都,一扫入伏后的温热。大清早就热意初现,临近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仿佛连空气都在燃烧,即便待在阳光反射的阴影里,依旧感到闷热难耐。成都人也真正见识到了三伏天的厉害。

四周环山,不透风,成都的夏天既热且湿,于是纳凉也就成为了老成都人每到夏日必会上演的节目。四川民俗学家刘孝昌曾说:夏日纳凉最能展现老成都的人情美、风俗美。

绿道乘凉 清新自然来

以前的成都人纳凉,往往就选在门前的那一方天地。暮色西沉,搬两把长凳,竹席一卷,家家户户门口的小巷街沿就成为了天然的纳凉宝地。人们将竹席往地上一铺,大人扇着蒲扇,闲话家常,小孩就在长辈们扇子的凉风下酣然入梦。当月亮渐渐移到中天,凉风习习,一天的暑热也被夜晚的凉爽逐渐吹散。此时,纳凉的人们也开始有了困意,将两条长凳往两头一放,凉板一架,身枕凉板,以天为被,一觉到天亮。

近年来,随着成都天府绿道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以绿道为载体,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正在成型。对普通市民而言,家门口的绿道也逐渐成为了他们白天健身、夜晚纳凉的首选。城市楼宇间的这一块块绿色“宝地”,足以支撑起我们每天的幸福感。

7月末的夜晚,成都市成华区东风桥至武城门桥段灯光璀璨,热闹非凡。夜幕降临,来到绿道集市的人也越来越多。匠心细腻的陶碗杯盘、色彩明艳的川剧脸谱、造型独特的大熊猫玩偶……集中呈现了各大文创IP和产品,流光溢彩的灯光点亮了锦江河畔的“夜经济”。

“锦江河边的这条绿道,是我晚上散步纳凉的好地方,现在沿街还新开了许多饮品店,走累了就找一家坐下来喝水休息,巴适得很!” 在成都市成华区居住多年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每天晚饭后她都会准时下楼,到小区外的绿道上散步,就连疫情防控期间也没有懈怠。“绿道是开放空间,空气流通。在年初疫情防控等级还没有降下来的那一阵子,我也会挑晚上的时间出来走走。”李女士表示,绿道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都很远,这也让她相对放心。

“叔叔,请问你可以往旁边稍微挪一挪吗?我外婆外公在后面他们马上就过来了。”6岁小女孩童童(化名)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指着面前的石凳,对一位正坐在上面休息的市民有礼貌地询问道。此时,童童的外公和外婆也朝这边走来,两人一边摇着手里的蒲扇,一边乐呵呵地观察着小孙女帮他们“占”位置。“以前一到夏天我们就要到院子里吹吹风,现在家附近建好了绿道,孙女还能在公共健身设施上玩儿,一举两得。”童童的外婆笑眯眯地说着。

锦江泛舟 水上觅清凉

成都多水,每到夏天,河边自然就成了老成都人贪凉取乐的好去处。公园里戏水、小河边扔石子,对于孩子们而言,即使在过去消夏的玩儿法也层出不穷。

到锦江区东门码头,乘一艘乌篷船出发,顺江而下,醉人的古乐在耳畔环绕,两岸的光影秀美轮美奂。 2017年,成都正式启动锦江水生态治理,截至2018年9月,治理第一阶段“污水不下河”取得初步成效。市民盼望许久的“夜游锦江”项目也在2019年春节期间正式亮相。清凉度夏,水必不可少,“夜游锦江”的启动,也为成都人夏日纳凉增添了一处新选择。

今年4月,受疫情影响一度停摆的“夜游锦江”再次起航。悠悠锦江之上,绚丽多彩的光影再度亮起,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向我们讲述着“天府文化、成都故事”。据了解,大运会前夕,从东门大桥到合江桥1.3公里的“夜游锦江”示范段还将向上延伸至成华公园339、向下延伸至九眼桥,全程扩展至4公里以上。

“不仅是体验,‘夜游锦江’项目还将带来更多互动。”据“夜游锦江”运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研究的“夜游锦江”项目里,还将增加更多互动式服务,比如在船只中举办“派对”等。“‘夜游锦江’不是游客在船中坐一圈就结束,而是要让大家真正的‘游’起来。”

东门码头作为“夜游锦江”项目的重要节点,接下来还将在周边设置文创集市、音乐餐吧、坝坝茶等多个消费热点,为成都人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更多选择。

大桥观景 纳凉连同拍照

“小时候,到了夏天我们就会去河里捉虾摸蟹,或者是跑到桥洞下头去乘凉。”阳光被河水反射,映照在桥洞的石壁上,如同灯光变幻般的视觉效果,是市民廖先生记忆里的夏天。

随着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中的道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许多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老旧桥梁,也通过升级改造,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一提到成都的地标,不少人会想到春熙路、九眼桥……今年5月初,一座桥梁却意外“走红”,刷爆了成都人的朋友圈。位于高新区的五岔子大桥,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它最早的名字叫“利桥”,是一座雄伟壮丽的七孔石拱桥,横卧于锦江之上。随着社会发展,老的五岔子大桥与周围的城市风貌格格不入。2017年,有关部门将大桥拆除,重建新桥,2019年12月新桥正式竣工。

极具科技感的桥梁设计、酷炫的灯光效果,为这座充满“魔幻色彩”的人行立交桥“圈粉”无数。7月入伏以来,除了拍照“打卡”,这里也成为了附近居民夜晚乘凉休闲的好去处。“我那天过去的时候已经接近晚上10点,桥上的行人依旧络绎不绝,或拍照或纳凉或闲聊,反正就很热闹。”廖先生回忆着说道。

除了五岔子大桥,近日成都市建设路建设桥下的人行隧道也在增加了艺术照明装置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市民竞相前往的新晋“打卡”地。据了解,成都建设路上的建设桥是原成都老工业基地,东郊的核心区域,横跨府河之上,也是建设路上的必经之地。曾经,这座桥上承载了无数上下班的企业职工,如今,在不改变桥梁结构的同时,为其增加照明设施,让这座数10年的老桥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7月26日晚上9点,经过白天的喧嚣,夜晚的沙河安静了许多。沿着河边小道走进建设桥的人行桥洞,这里很是热闹。慕名而来的市民有的正蹲在地上乘凉,有的则在拍摄桥洞内的光影特效。记者注意到,这里一共有两处人行桥洞,桥洞一侧墙壁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处灯,灯光照射在桥洞中,在夜色中形成一条条U型光影。人置身于长长的桥洞里,仿佛穿越“光影隧道”一般。

“我在朋友圈里看见别人发的图片和定位,就趁着周末有空过来瞧瞧。”正在自拍的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从上面看这是一座再寻常不过的桥梁,但在桥洞里只要选好角度,就可以拍摄出类似光影大片的效果来。

链接

四川还有这些夏日纳凉的好去处

1.位于广元市中心城区西部山区的月坝村,年平均气温14.6℃,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9000个以上,因地型四面环山,形似满月而得名。

近月湖作为全省首个省级湿地保护小区,湿地率88.9%。周围林清树秀、溪水潺潺,坝内水草丰茂、滩涂散落,800米栈道悬浮, 10公里游客步游道在林中散落交错,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2.大暑已至,灼灼热气是夏天的标志。暑气越浓,花开越浓,在雅安的多个区域荷花也已经到了最佳的观赏时期。

在名山区车岭镇天池村,80亩荷花美丽开放。而在天全县大坪乡大坪村,荷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吸引来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

3. 站在苏祠瑞莲旁,想象东坡儿时的盛夏。或许,他们也会打一盆井水,冰着应季的水果;或许,在盛夏的月夜,一家人选个通风之处赏荷纳凉;或许,姐弟三人会对诗猜谜;或许,母亲程夫人在为姐弟三人摇着扇子,讲着故事……眉山三苏祠,让我们在感受夏日清凉的同时,也能获得文化的熏陶。

今年7月,“苏祠瑞莲”盛景如约而至。如今的三苏祠,不只是苏轼口中的“家有五亩园”,还在苏宅的原基础上扩建了百亩园林。亭阁楼台穿梭其间,成为了川西园林的典范。

4.始建于南宋的德阳文庙,是我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庙。去年底,经过1年多的升级改造,德阳文庙又重新对外开放。文庙前的文化广场,周围树木茂盛,石凳遍布,是市民夏日里的“避暑胜地”。

新闻推荐

工行德州分行 “农担贷”为“三农”企业送甘霖

“随着国内疫情日益向好,企业订单需求量增加,急需购置大量皮棉用于纺纱等生产经营,可资金周转成为了难题。关键时刻,多亏...

武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