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外慧中,文明花香溢满德州

农村大众报 2019-07-04 15:45 大字

齐河县赵官镇大徐村。2017年12月,该村被评为山东省文明村,2018年10月,入选山东省美丽村居创建首批试点村。

武城县郝王庄镇付庄村在手绘文明墙,给美丽乡村添彩。

武城县广运街道“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表彰大会。

“红瓦房,白砖墙,房前屋后鸟语花香。”走进禹城市辛店镇,所到之处皆是这番美景。村庄干净整洁,特色的文化小广场、画满宣传画的文化墙让人耳目一新,道路两旁的绿树花草更是随处可见,两旁干净的沟渠增添了些许意境。

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以来,德州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制定专题方案,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2018年12月,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德州市移风易俗工作全省排名第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排名第五,村风民风排名第八,综合成绩排名第六,四项成绩均创历史最佳纪录。县市区中,武城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成绩居全省第二名,禹城市的移风易俗成绩居全省第二名。

村庄蝶变

美如画

走进临邑县临盘街道前杨村,两面风车墙迎风转动,形成了一个引景大门,一眼无际的花海,如人间仙境,彩蝶纷飞,蜜蜂起舞,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临邑县临盘街道魅力前杨乡村旅游示范区吸引来众多“粉丝”,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游客。景区蜿蜒的小路两边,不少农民在售卖自己的农产品。

“以前村里的路都难走,卖豆腐的不进村,生怕颠坏了豆腐。”这是临邑县林子镇小庞村村民张光恒对村子两年前的描述。看着如今三纵四横的水泥路,“一街一景”的观光带,村民都很感慨。

这样的改变发生在德州的很多乡村。6月23日,记者来到武城县广运街道沙西村,不时能看到村民打扫自家的庭院。“月底就要评比庭院卫生了,除了网格员的监督,我们准备找几位老书记挨家挨户去打分,合格的给奖励,不合格的要让他出出汗。”沙西村党支部书记王金营说。

沙西村的大变样从去年1月开始。“用了10个月的时间,清理了27个胡同、12个坑塘、4条主干道。”回忆起工作开展时的难度,王金营记忆犹新,“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雇机器来清理垃圾。为了让机器进到坑塘里,费了很大周折,最后运出去800多车垃圾。”

“原来在村里一走路脚上都跟满塑料袋,家门口都是柴火垛,苍蝇到处乱飞。现在环境好了,大伙儿都希望保持住,往家门口扔个瓶子都不愿意。”王金营说,如今村里有保洁员打扫卫生,每月还有两次义务劳动,党员和村“两委”成员上街打扫,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沙西村所在的广运街道,建立了街道、社区、服务外包公司、管理员、保洁员五级网格制度,做到了“七定”,即:定区域、定职责、定人员、定岗位、定时限、定目标、定奖惩,进一步划定了区域、标准,明确了目标、责任。

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武城县各乡镇对症下药,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办法。武城县武城镇实行网格化专人管理,将全镇划分5大网格,抽调45名公益岗人员包村,专人专岗进行管理,73个村庄无一遗漏,并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列入各村年度考核计划,工作开展情况与全年成绩及各村党支部书记绩效工资挂钩;武城县开发区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原则,实施农户门前包垃圾清扫、包垃圾进垃圾箱、包无污水溢流的三包责任制,实行村庄垃圾定点定时、巡回收集清运,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德州市动员近百万农村干部群众,在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农村,连续几次开展大扫除运动,彻底清除长年积累的“三大堆”问题,有效解决了垃圾堵村、垃圾围村的问题。

据统计,在几次环境集中治理中,德州市共出动人力约300万人次,各型机械约50万台次,清理各类垃圾超过300万吨。全市各级累计投入10多个亿,对照省里全覆盖认定的标准,建设垃圾转运站119座,购置各型垃圾转运车3000多辆,配备垃圾桶101156个、保洁员16100名、管理人员2552名。并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保洁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基本建成“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

四德工程

引领乡村新风尚

乡风文明建设不仅看得见,还能感受得到。在武城县四女寺镇白庄村的道德模范宣传栏中,好婆婆、好媳妇等典型人物的笑脸聚集在一起,她们的事迹在村民的口中传颂。“宣传栏上的好婆婆、好媳妇,都是大家身边公认的典型。目的就是通过典型的引领,带动改善村风民风。现在村里风气正、人心齐,村民都盯着自己能不能评上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白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军说。

今年武城县四女寺镇白庄村的好母亲评选中,78岁的村民于其芝评上了。颁奖典礼上,于其芝戴着大红花,双手抱着证书,很是激动。“颁奖的时候,她直接拿过主持人的话筒跟我们说,以后坚决支持村里的工作。”杨国军说。

“原来有些跟‘两委’作对的,通过参与这样的评比活动改变了很多,村里的风气好了。”杨国军说,“村里每年都会评选好母亲5人、好媳妇5人,到现在已经5届了。改变村风不是靠村支书一个人,靠的是这50多人的带动。”

武城县以四德工程建设为抓手,建好用好善行义举四德榜,各村把是否上榜作为参加各类评选活动的重要内容。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中华母亲节期间,都会举办“最美母亲”“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等评选活动。

2017年初,武城县组织开展了“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评选了近千名星级文明户,并在春节期间为他们发放了印有“武城县星级文明户”字样的大红灯笼和门牌,邀请书画家协会会员为获奖家庭写春联送福字,免费赠阅报刊。各镇街区还将评选出的星级文明户事迹装订成册,免费赠送给周围群众,用鲜活的价值观引领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评选活动以来,农村群众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武城县郝王庄镇大霍庄村有个妇女叫李凤娥,婚后十多年不和婆婆走动。村里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有一个和她情况类似的妇女被评为了“好媳妇”,她当时就特别纳闷。后来她特地询问缘由,这个妇女告诉她,以前和婆婆关系不好,根本没考虑到对孩子的影响。有一次,孩子跟她说:“妈,你现在怎么对俺奶奶,俺以后也怎么对你。”就是孩子的这句话,彻底点醒了那名妇女,也让李凤娥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李凤娥买着肉、水果主动上门与婆婆和解,婆媳俩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从2015年起,李凤娥年年被评为村里的好媳妇。

村风民风的改变,带来的是农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大幅提升。在省市先后20次组织的电话调查中,德州市群众对乡村文明状况的满意度,一次比一次有提升。尤其是近几年来,德州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全省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道德模范、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连续五年有德州市民入选“山东好人”年度十大人物,“德州出好人、德州好人多”,已经成为普遍的道德现象和社会共识,“有德之州文明之城”的城市品牌更加响亮。

移风易俗实起来

乡风民风好起来

“镇上要选村建祠堂,村民很支持,我们村是全镇第一个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的。”庆云县北板营村党支部书记李辉军说,这两年村里追求婚丧简洁化、文明化,离不开李德昌的奔走呼吁。

61岁的李德昌原先是村“两委”成员,去年被庆云县委宣传部评选为441名乡贤之一。他提倡新事新办、丧事简办,呼吁村民养成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经常和村里人解说移风易俗新政策。

2014年,村里63岁的杨文平去世,三儿一女日子过得富裕,打算让老爷子“风风光光”地走。李德昌听说后,三次登门,一一解释村规民约中提到的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益处。最终,兄妹四人决定一切从简,整个仪式行鞠躬礼,实行一人一碗菜,标准为8元一份,葬礼简单有序,庄重肃穆。

“以前村里办白事,雇吹鼓手、办酒席、烧纸车马,前前后后加起来得花2万多元。现在提倡一碗菜、不喝酒,亲朋好友一律戴白布条,算下来能省1万多元。”李辉军说。村里移风易俗工作光靠村党组织、村干部有时效果不太好,但李德昌老人这样德高望重的人一出马,大家都服气。如今,在北板营村,乡风越来越文明,村民不比谁家嫁娶有排场、不比谁家老人葬礼更体面,专比谁的家庭更和睦、谁家儿女更孝顺。

武城县把红白理事会建设作为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重点任务,成立了由本村德高望重、甘于奉献、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移风易俗工作的党员、群众担任的红白理事会,负责全村各家各户的红白事办理。通过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每个村都制定了红白事办理标准,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在村内显著位置长期公示。目前,武城县393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红白理事会全覆盖、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全覆盖和红白理事会培训全覆盖。

“县里有一个大标准,但到村里不是一刀切,每个村的红白理事会根据村庄实际,制定出红白事的标准。比如办几天、烟酒的价钱等等,这些经过村民大会同意之后,写到村规民约里。费用降下来了,老百姓都很满意。”广运街道沙西村党支部书记王金营说。

新闻推荐

邵浩浩到武城检查防汛工作 确保恩县洼滞洪区汛期安全

本报讯(刘胜聚)6月12日,副市长邵浩浩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武城县检查指导恩县洼滞洪区防汛工作。邵浩浩一行实地查看了恩...

武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