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农民致富的“土地管家”

德州日报 2018-05-08 09:48 大字

[摘要]市劳动模范、武城志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牛文忠——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李淑冉

4月28日中午,刚刚在临邑参加完水肥一体化现场会的牛文忠,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武城,下午3点,他要为鲁权屯镇陈行村的350多亩麦地进行飞防。

作为武城志远粮棉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牛文忠一直坚持亲自查看病虫害疫情,并参与配药全过程,“现在是病虫害防治关键期,防得好,当季收成就好。大家伙儿把地交给咱,就得负责管好,让大家能多挣点。 ”牛文忠边说边忙活着。“理事长事事亲力亲为,绝对当得起市劳动模范的称号。 ”在旁边帮忙的陈行村党支部书记陈桂田称赞道。

认真负责让村民放心托管

今年46岁的牛文忠,经营合作社已有10年,常年穿梭于地垄田间的他,皮肤黝黑,鞋和裤腿儿上常常沾着泥土,他并不在意这些,管理好村民托管给合作社的土地,保证大家收入更重要。

刚成立合作社时,牛文忠主要发展订单农业,2010年他与美国一家公司签订了3万亩蜡质玉米种植回收合同,“当时种植面积覆盖了全县48个村,但分布却比较零散,在种植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像浇水跟不上、虫害防不好等,当时产量并不是很理想。 ”牛文忠介绍,这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数选择外出打工有关,“留在村里的基本是老幼妇孺,生产能力有限。 ”

由于合作社拥有多台大型农业机械,针对当时情况,牛文忠开始推广土地托管服务模式,分全托管和半托管两种形式,引起了不少村民的好奇,“把土地托付给你们,你们能给管好吗? ”

面对质疑,牛文忠没有过多解释,他择优选种选肥,病虫害防治亲自抓。慢慢地,村民心中的疑虑打消了,越来越多人选择将土地托管给他们。牛文忠的托管服务为农民每亩降低成本60元至100元,同时解决了外出打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形成了“农民种田我服务、农民打工我种田”的现代农业模式。如今,志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托管的土地面积已达8000亩,半托管面积1.5万亩,拥有各类作业农机具90余台(套),可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烘、储”的全程系列化服务。

及时充电助力合作社发展壮大

“种地虽然说是靠天吃饭,但若掌握了最新的农技知识和市场规律,可以规避很多风险。”牛文忠说。自从经营合作社以来,牛文忠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学习相关经营管理知识,一方面外出考察,吸取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做法。

2015年,牛文忠带队去平原县忠峰玉米合作社参观学习,发现他们使用的玉米深松多层施肥精播机,可使种植的玉米抗倒伏、长势旺,就及时购买了一台,用上这台播种机械播种的玉米每亩增收50公斤以上。 2016年合作社又一口气购买了10台,真正达到了大面积增产增收的目的。

在扩大经营的同时,牛文忠还重视服务的优化,在推行供种、供肥、技术、收播、收购销售“五统一”基础上,在全市率先组建了志远农作物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粮棉病虫害专业防治,使合作社逐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县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称号,牛文忠也获评“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山东省乡村之星”等荣誉称号。

勇于尝试入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2017年10月的一天,鲁权屯镇郭庄村党支部书记郭九杰前来取经,“村党支部领办创办了合作社,可是现在启动资金短缺,也不知道如何运作。 ”

经深入调研,牛文忠决定通过入股的方式参与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的经营。“我们以机械化作业、生产资料入股,与土地股份合作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牛文忠介绍说,粮食收获以后首先按农户的保底收益分给农户,再扣除志远合作社投入成本,盈余按比例二次分红,25%分给农户,25%分给村集体,25%奖励给股份合作社工人,剩余的25%供志远合作社进行发展。“2017年我们对接了6个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共计全托管土地1200亩。 ”

“通过这种方式,依托农村党支部的组织功能把零散农户发动起来,再与合作社的全程系列化服务体系紧密结合,实现了多赢发展。”牛文忠表示,今年他将依托入股参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营的模式,将全托管土地面积再增加1万亩。

新闻推荐

一个产业园催生20家农业创客,一个产业园催生20家农业创客

武城全力优化创新要素

武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