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政策让养老院大有干头”

德州日报 2017-10-25 08:55 大字

[摘要]武城县爱心老年公寓院长滕振双——

10月17日下午3点,在武城县爱心老年公寓,院长滕振双正带着老人们做拍手操。“我们在这里不仅生活作息规律,享受的护理也专业。”76岁的王圣昌说。

提到办养老院的初衷,今年46岁的滕振双坦言源于一份遗憾。 2000年,她的父亲突发心梗离世,“那时我不懂心肺复苏急救措施,眼睁睁看着他在救护车赶来前离开了我们。 ”从悲痛中走出后,她决定放弃经营多年的中央空调末端生意,创办养老院。

经过学习取经,2006年3月,滕振双回到家乡武城,投资40万元,在县城租了一个二层小楼,爱心老年公寓正式营业,“那时规模小,一共十几个房间。 ”第一位老人是来自济南80岁的陈秀英,患有小脑萎缩,女儿和女婿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这让老人变得脾气暴躁,发作时对人又打又骂。滕振双耐心跟她沟通,从给她洗浴到梳头,每一个环节都用心做,直至8年后老人去世。

经营养老院,最难的还是资金问题。“那时运营了1年,入住的老人总共3位,账上只剩下了2000元钱。 ”滕振双先从强内功开始,把养老院定位在收留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强自身和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市老龄办、民政部门每年都组织全市护理人员免费培训,每一次我和护理员都参加。 ”滕振双通过培训,从初级养老护理员考到了高级,现在已成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因为护理专业,照顾精细,滕振双的养老院渐渐有了名气,送来的老人逐年增多。 2010年,爱心老年公寓搬到了县经济开发区,面积扩大到了1100多平方米,床位增至近70个,且年年爆满。

2013年,爱心老年公寓获得了省老龄办、省财政厅发放的20万元扶持资金。“这笔资金可谓是锦上添花,我们用这笔钱,对养老院进行了装修改造,修起了小广场,每个屋里都装了空调。 ”滕振双说,可喜的是去年市老龄办和市财政局又发放了2万元,以奖代补支持养老院发展。

爱心老年公寓从最初的亏损到如今越来越红火。滕振双每年都会拿出经营所得从事公益事业,连续4年举办针对老年人的爱心杯才艺大奖赛,每次发放2万元奖品;还资助了十几位贫困大学生。“我的事业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我也想尽可能地回馈社会。 ”滕振双说。

德州市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

根据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城镇养老服务机构暂行办法》,截至2016年3月,德州市累计争取省级专项扶持资金400余万元,

扶持民办养老机构21家

2010年,参照省级扶持办法,市老龄办、市财政局出台了 《市级财政扶持城镇养老服务机构暂行办法》,每年以奖代补形式扶持6家养老服务机构,每家机构给予2万元资金扶持

制图:李莉

新闻推荐

法官添帮手 巧解家务事

武城法院建立家事纠纷联动解决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武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