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志◆ 米市坝

德阳晚报 2019-06-20 09:25 大字

米市坝杏花巷旧城区

邬明俊摄于2011年

□周中罡

城市的聚居,街市的兴盛,皆为生计,无非尽在吃喝拉撒睡之间。米市坝前世今生就注定与生活有关,在几条街道之间一块空地,不知道这是否就是当年真正的米市,连接空地的是庆云街与健康巷。

庆云街至今仍然是德阳人的好吃街,很窄小的一条街道,在巷子上空横一根竹竿就可以晾晒衣物。街上的美食远近闻名,尤其以酸辣粉为最,早上总看得见最当头那家酸辣粉店做手工粉的过程,把糊状的粉在一个有无数小孔的瓢里用拳头捶打,粉条细细长长流下来,在一个大瓦缸里用冷水漂着备用,煮的时候就直接抓一把,放在斗型竹勺里浸入滚水中一烫,迅速倒进碗里,看着冒着热气的粉条压在调料汤和蔬菜上面,一股醋酸的气息伴随着热气飘过来,马上感觉满腔口水流流的了。那些逛街的女子总要邀约着利用间歇,吸溜溜地来上一碗,把那粉嘟嘟的翘唇辣得红通通地直哈气。

老城区的商业,是生活配套性必须的一部分,自然造就它特别的柔韧的生命力。赵姐火锅应该是米市坝这片区里的老店了,桌子凳子就摆在街沿上,连夏天的中午也要站在门外等翻台,及至夜深,那些光膀子食客依然豪兴不减。七星台那家玉双米粉店,尽管因为传说中的某些特殊意外短暂闭门,现在连店面名字也没有,店堂里依然人满为患。

巷子口的左边,一把方形布伞下一个毫不起眼的饼子摊,就是有名的蒋饼子,他的饼子中间绵软、边沿酥脆,每天早上摆开摊子就有开小饭店的人陆续来批发干饼子和饼子夹凉面。这个摊点已经存在许多年了,跟相邻的补鞋、缝纫的一样,街沿商业形态成为老街道的一道风景。先前集市总有欺行霸市者,此等无赖地痞,招摇过市,随手取个饼子拿个馍,原本是常事。但在蒋饼子这里结束了这个历史。我去买饼子的时候,那个揉面和挥舞棒子的手膀子白白胖胖,如面团一样给人一派亲和。

巷子把头右边就是那家声名远播的“赵古今名小吃”,店面朴素简陋如乡镇小店,门面里既是操作间又是客人的桌子,更多的时候是顾客在门口买了就走。酥脆的油炸麻花和花生米成为顾客指名购买的老字号产品。店面上那个古雅的店招,有醒目的注册商标标识。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正遇到东街的鼓楼面店关门了,门上写了个门面转让,估计会有好多人怀念那一碗飘香的鳝鱼面哦!这些德阳老字号的名特饮食,即使不去注册,顾客依然认可,但是端起碗一闻,就判断得出是否正宗了。

生意的兴隆不是相互的恶意竞争,而是在竞争与合作的互补当中来繁荣。门口一个卤肉摊最近的销量大增,我站在那个笑容满面的老太太面前看她切菜,一边听她笑呵呵地指点,要咋个把卤肉烫在火锅里吃才会如何的香,原来她是做起了与新近开业的火锅店的配套生意。还有门口一排流动的水果摊点,见有向门里张望的客人,必主动搭讪,帮忙迎接客人,指挥车辆停放。独木不成林,凡集市者,必品类丰富,相得益彰。在老城区的业主们,竟感受到这种睦邻友好,很传统的商业经营形态与人情氛围,一派和谐,心生喜悦。

新闻推荐

文化书屋成村民“充电站”

近日,庆云县中丁乡文化体验馆里的文化书屋对外开放,1万余册书籍供各个年龄段村民借阅,成了村民文化“充电站”。截至目前,中...

庆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