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园子乡扶贫注重扶志,60名贫困群众通过学技能等实现就业增收,他们说 “靠自己双手脱贫更光荣”

德州日报 2019-05-28 09:07 大字

□本报记者袁芳本报通讯员杨安朱小磊

5月20日,在庆云县徐园子乡众创空间产业园的车间里,赵集村村民庞达完成了折叠500个包装盒的任务,他把折好的盒子交给车间负责人,又领了一批新纸壳,回到工位上认真折叠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个月庞达已经有了600元的收入。 600元对一般工人来说,并不是高收入,但庞达是一位先天脑瘫患者,智力受到影响,且行动不便、语言障碍,生活上仅靠3亩地的承包费和扶贫政策分红维持。

为了帮助庞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其顺利脱贫,去年,该乡结对帮扶干部决定“扶贫先扶志”。他们来到庞达家详细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及身体状况,得知他有一定劳动能力和想要增收的愿望,便帮他积极联系各大企业,最终在徐园子乡众创空间产业园的一家工厂内,帮其找到了一份工作。众创空间总经理王志强表示,愿意接收庞达在这里工作,并承诺每月保底工资500元,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的部分,计件发放奖金。在帮扶干部的鼓励和庞达自己的努力下,庞达每月都能超额完成任务,收入也逐月增加。“庞达工作很认真,学习能力也很强,上个月通过计件,收入突破1000元了。”王志强说。“孩子的父母去世得早,我们老两口年龄越来越大,照顾不了他了。如今可好了,孩子有了这份工作,天天早出晚归,上班特别积极,每天乐呵呵的,还挣钱了,日子可有盼头了。”庞达的奶奶李玉兰说。

庞达身残志坚、靠着自己劳动脱贫的故事成为徐园子乡脱贫攻坚路上自立自强、脱贫奔康的先进典型,也激发了贫困群众用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西袁村贫困群众范春从济南职业学院毕业,现已参加工作,每月收入3500元。范春是“雨露计划”的受益者。几年前,范春家庭贫困无法支付学费,村干部帮她申请了每年3000元的学业资助,使她完成了学业,如今,她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实现脱贫、过上好日子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这样才感到踏实、感觉光荣。”范春说。

今年以来,徐园子乡通过扶贫产业项目分红、孝善扶贫、健康扶贫、“三帮一”助学扶贫、“雨露计划”等政策扶贫措施,全乡160户260名贫困群众已实现全部脱贫。该乡瞄准致贫根源,靶向施策,开展“技能扶贫”“就业扶贫”专项行动,精准发力促进就业,让具有条件的贫困群众精神上先富起来,通过自身就业彻底斩断穷根。截至目前,已联系6家企业免费为贫困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培训达50余人次。该乡60名贫困群众通过学习技能、掌握技术、树立信心实现就业增收,摘掉“穷帽”。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全面杜绝‘保姆式’扶贫,要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结合,切实增强贫困户致富的后劲。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扶志向强动力、扶文化强素质、扶文明强精神、扶生态强后劲的‘精神扶贫’,全面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乡党委书记郑德军说。

新闻推荐

全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名单公示 德州市4家企业及项目入选

本报讯(记者邓静)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名单,德州市4家企业及...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