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美风貌,产业富民强筋骨,文明乡风提精神 徐园子乡:奏响美丽乡村三部曲

德州日报 2019-02-14 09:43 大字

□本报记者袁芳本报通讯员吴海燕胡朝鹏

村庄干净整洁,文明新风宣传画随处可见,农场大棚内采摘果蔬的人们欢笑声不断……隆冬时节,走入庆云县徐园子乡西安务村,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幸福喜悦写在群众的脸上,好一幅美丽乡村靓丽画卷。

“五化”工程提升人居环境

“大街小巷都硬化,户户通上自来水,燃气进村旱厕改,谁不夸咱农村美……”近日,刘贵村老党员王占力用顺口溜说出了新农村建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去年年初以来,该村借力部门帮扶,多方筹资,对进村主干道进行了硬化,建起文化场所,彻底改变了原来村子脏、乱、差的面貌。

去年,该乡实施了美丽乡村示范点创建工程,按照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化”要求进行高标准打造。实施庆徐路、河堤段、刘贵进村干道3处乡村路改造提升工程,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启动亮化工程建设,投资30万元在镇村主干道路新配备路灯45个,更新维护68个。拆除违建4600平方米,清理“三大堆”105吨,杂树1.5万株……从根本上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规模种植集聚发展潜能

近日,在西安务村一处家庭农场里,工人们忙着把一株株大葱打捆,外地慕名而来的客商们把大葱装车外运,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又是一个丰收年,亩产9000斤左右,每斤卖1.5元,这500多亩地收入非常可观。 ”农场负责人刘观立介绍。“卖完了大葱,要到柴家合作社收草莓,到黄道口大棚收菊花,明年还要搞鱼虾养殖,现在搞农业没有冬闲一说,一年四季都有活干。 ”乡农业站负责人李文超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该乡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托传统农业优势,积极对接农业产业化企业,并邀请农科院专家为全乡农业发展把脉,重点发展大葱、辣椒、草莓、葡萄种植等特色农业,促进现代农业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创出优势。先后实施了1700亩土地规模种植项目、柴家温室大棚草莓无公害种植项目、杨道口葡萄种植边角经济项目等,集聚起绿色发展潜能,筑牢美丽乡村产业基础。

文明创建弘扬农村新风尚

近日,在徐园子乡后赵村祠堂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新建的公共祠堂主体完工,工人们准备展开整体装修工作。后赵村党支部书记赵守敬说:“土地流转后,‘老坟地’离村民居住的地方太远,不方便村民祭奠。公共祠堂建成后,统一殡葬仪式、统一安放骨灰,不仅节约土地,还减轻了村民负担。 ”

今年,徐园子乡围绕“文明塑形、实践铸魂”建设思路,推进移风易俗工程,新建公益性公墓、祠堂4处,统一红白事操办标准,纳入村规民约。此外,该乡整合农村党员活动室、儒家讲堂、农家书屋等场所资源,结合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打造乡级“新时代文明传习所”,结合农村群众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实践计划,开展理论政策宣讲、传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文明风尚培育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新闻推荐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庆云县支行,信用卡不良催收公告

银行卡号62283600611010116228360061101078622836006388521562283600859914626228370134740018625996015691831062533600...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