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推动广安蚕丝业崛起第一人 近代实业家杜仰山事略

广安日报 2017-09-10 22:28 大字

这里原是气派的杜家大院,如今已残垣断壁、芳草萋萋。

祝家沟专门养蚕的三合院,如今已物是人非。

□申庆云文/图

晚清,广安石笋杜太翁育有五个儿子,生活艰辛,负担所有孩子上学很困难,只得让三个稍长的经商,两幼子读书。子孙中,“学贾称雄货殖,读书蜚声庠序”,二子杜仰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杜仰山是广安近代首屈一指的实业家,后专注蚕桑业的发展,植桑二十余万株,独力创办“同德蚕业社”,训练生徒千余人,又与蒲殿俊、张式卿创立广合丝厂,所产生丝闻名蜀中,远销海外,为清末民初推动广安蚕丝业崛起第一人。

A

15岁赶“转角场”10年后货郎变商董

杜仰山(1864—1954),名人品,排行第二,人称杜二老爷,是近代广安著名乡绅。他勤劳先富之后,带动乡民弃烟种桑,推动蚕丝业崛起,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杜仰山的父亲身体不好,无力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母亲摆摊卖点酱油、麸醋、咸菜等,以资家用。清光绪五年(1879),15岁的杜仰山就开始肩挑背负去赶“转角场”,做点小买卖。其孙杜懋禹回忆说,爷爷创业的时候相当不易,最初经营纸钱冥币时,常常夜以继日自己打制;冬天,因衣衫单薄,则把大叠的草纸捆在身上御寒。生意本钱不够,爷爷就参与民间打会(一种筹款方式),筹集部分资金,赚了铜钱就埋在灶门前的灰槽里。就这样日积月累有了一些资本后,爷爷便在别人的船上搭载些货物,逐步扩大了经营范围,生意逐渐走上轨道。

石笋场地处邻水、蓬安、营山、大竹等县的古道上,自古就是花桥、龙台、恒升、东岳等地商品集散中心。杜仰山吃苦耐劳,性情谦和而又豪爽,在石笋场颇有人缘,生意上也逐渐积累了经验和资金,到清光绪年间中期,他便成功进入了货殖之场,开设了“杜同德号”,由货郎而成商董经理。因为替大巴山民排难解纷,山民们送给杜仰山两只木筏的树料,他便用这些树料在石笋街上修建了三进的杜家大院(即后来的石笋供销社),挂出了“杜同德号”的金字招牌。

在此后的10余年间,杜仰山的信誉日著,获利益饶,有钱购置田业,家道越来越丰裕。其后,他再投入资金,先后创办了三益火柴厂等多个实体,成为远近闻名的实业家。他还曾出任渠河运盐公司董事,及广岳渠竹四县的广栈经理,保障了地方货畅其流。但杜仰山富而不骄,依然心胸宽广,热心公益。清末,人闻“革命”而股颤,他却公然聘请秦炳(黄花岗烈士之一),出任石笋初等小学教师,为革命党人提供活动场所。他还与四弟、人称“杜善人”的杜人纲,共创崇德女子小学校及半日学校,发展地方教育,造福乡梓一方。鼎革时,他大力支持民主革命家、四川军政府川北宣慰使张澜,创设团练传习所,亲送广安子弟50余人就读,学成后对地方安定发挥了作用。

B

植桑二十余万株提携乡民减贫致富

杜仰山勤劳先富,于地方功德最大者,莫过于带动弃烟种桑,提携乡民减贫,助益父兄致富,推动广安蚕丝业崛起。

中国古代,农桑并重,丝绸之路,衣被天下,享誉世界。到晚清时,四川的蚕桑却日渐衰微,至一蹶不振,蚕丝价格不到江浙的一半。广安旧志记载,只有“苏家场、代市、花桥三处春蚕,出丝黄白莹然”,其他地方都遍植罂粟。

其时,杜仰山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他为什么要在蚕丝实业这么不景气的情况下倡议栽桑建园呢?

根据史料,笔者推测,其缘由有三。其一,杜仰山亲见合州蚕丝业的突飞猛进,并深受张式卿先生的影响。张式卿是晚清举人,实业家、历史学家,其旅居京沪时,从《上海农报》得知,上海生丝每担值银七百二、三十两,而川丝每担只有三百四、五十两,价格相差悬殊。张式卿感慨良多,决定有所作为,遂考察浙江蚕桑,游历日本各蚕桑学堂、缫丝机械厂,学习技术,选购良种,聘请技师,购买缫丝机械,回川创办蚕桑学校,倡导实业发展,合州的蚕桑业也因此迅速跃升为全川之冠,清政府授予他“三等商勋”,称之为“川中蚕桑之父”。杜仰山至合州、重庆的商旅途中,耳闻目睹,深受触动,便决心在广安也投资蚕桑实业,并邀张式卿入股,创办广合丝厂。

其二,作为商人,杜仰山知道日本蚕桑之盛,更明白蚕桑获利之丰厚。四川保路运动领袖蒲殿俊有一段回忆,说杜仰山曾为五弟筹资,买舟送其留学东瀛。当时,广安有10多人留学日本,见蚕桑远胜故国,尽都信誓旦旦,欲提倡养蚕,让乡民致富。杜仰山大概就是从胞弟的书信中,知晓了蚕桑业大有可为。当然,后来真正见诸行动、并栽桑养蚕卓有成效者,惟杜仰山一人。

其三,禁烟运动之后,杜仰山或许欲以蚕桑代替鸦片种植。杜仰山兼任广安烟膏局长、戒烟局长10多年,清楚鸦片遍乡皆是,“为州出产大宗”,如果禁种鸦片,失去获利之路,乡民们会茫然无措,而推行栽桑养蚕,既顺应了禁烟潮流,又为大家指引了新的方向。商董经理杜仰山知道,桑蚕发展须有相当的产量,方可获得规模效益,如果带动乡民多多栽桑,不仅自家获利,还可代替鸦片种植,让更多人减贫致富,正是利己利人、一举多得的好事。

杜仰山宣传栽桑养蚕,欲带动乡民减贫,自己到底有多大规模的桑园呢?

现代人说杜仰山种桑五万株,同时代人说他有桑二十余万株,而蒲殿俊说,杜仰山“独数年,有桑二十余万株,而赠人分艺尚不入算”。所谓“赠人分艺”,即将所育的桑苗赠送分予乡民栽种,这些是在二十余万株以外。蒲殿俊与杜家兄弟交好,是几十年的同学、挚友,“有桑二十余万株”是他1913年为杜仰山写寿序时提到的,相信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四川大学教授杜仲陵为杜仰山写寿文,也前后几次说到“二伯父植桑二十余万株”。家有多少桑树,自家人应该最清楚,写给杜家人看的文字,顶多是肯定其作为,并不向谁炫耀成绩,想必也不会夸大其词吧。

杜仰山那二十余万株桑树之数,的确惊人,这些桑树又栽种在哪些地方呢?

据杜仰山的孙子杜懋堡介绍,他爷爷当年引进蚕桑良种,雇请百余人工,在大王坡、祝家沟、蒋家坝、望牛坪、二堘崖等地栽桑,发展到上至鲁江沱、下至苏溪河一带。《广安县蚕丝志》记载,乡绅杜仰山买下县城校场坝土地栽桑建园;在广合丝厂周围,栽植了大量桑树之外,还在护安镇的护家坝租地兴建桑园150亩。《广安县志》“蚕桑”一节,至少三次举例,说杜仰山栽桑养蚕,而并未提及其他任何人,可见其蚕桑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广安县内无人可及,其于蚕丝业崛起的贡献,也是无人可以匹敌的。

在采访中,说起杜仰山栽桑养蚕,石笋街上好多老人都如数家珍,都说祝家沟那座两层楼的三合院当年就是专门养蚕的,他们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哪里是养蚕房,哪里是缫丝的炉灶,哪里放的是瓶瓶罐罐(实验用品)……他们说,有的设施在上世纪50年代农村合作化时才陆续拆去,有的设备前几年才毁掉,换种砍伐的那些老桑树,有的直径“就有洗脸盆那么大”。为养蚕,杜仰山还专门修挖了堰塘,还准备挖隧道,直通石笋街上。其孙杜懋禹曾听他父亲说过,杨森的侄儿杨汉忠也曾在他们家学习过蚕桑业,还做过管理,之后才投军当了师长,参加抗战立了功。

C

创办广合丝厂推动广安蚕丝业崛起

旧时,农民多信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杜仰山大张旗鼓地栽桑养蚕示范,加之“杜二老爷”“杜同德号”的声誉保障,杜家所育桑苗又免费分赠,更有一两生丝一两白银(十六两秤)的利益诱惑,于是,大家纷纷弃种鸦片,栽桑养蚕。

广安养蚕的乡民越来越多,而新引进的良种蚕桑又需要一定的技术,专业人才的稀缺亟待解决。笔者在广安档案馆翻阅清朝档案,其中记载有一件事与之有关。举人蒲万金曾倡议官民投资,租佃明月乡庙产土地,设立蚕桑传习所,“集股分润”。辗转半年申请审批,刚刚招生34人,开学仅3个月,就有和尚反汗,纠众毁桑,殴伤多人,叠成讼案,竟不知所终。

其实,杜仰山对人才储备早有准备。他先送长子杜文焠就读于四川勤业建设蚕业学校,再让侄儿杜文锰进入四川高等蚕桑学校,二人毕业后帮助杜仰山发展和经营蚕桑诸务。由此可见,彼时的杜仰山常年雇请100多人栽桑养蚕、独力创办“同德蚕业社”时,他既有专业教师,又有现成的实习基地。所谓同德蚕业社,即蚕桑技术学校,由杜文焠任社长(后任广安农会会长)。

杜仰山开办的同德蚕业社“训练生徒千有余人”,分散各乡镇村舍,服务于乡民蚕农,无疑是一支庞大的技术人才队伍,是推动蚕桑业崛起的骨干力量。

宣传弃烟种桑,鼓动示范养蚕,乡民都乐于跟着杜仰山走,能够获得实际利益吗?

广安那时没有茧庄和丝厂,要把蚕茧变成银子,仍要受制于他人。土法缫丝,规模小,质量差,产量低,卖不到上海去,获利依然不多。杜仰山对此也早有考量,在他决定栽桑养蚕时,就与张式卿先生有过商讨和策划。据杜氏家谱记载,杜仰山在“清宣统二年(1910)初,又与蒲伯英(殿俊)先生暨合州张式卿先生,诸人创立“广合丝厂”,杜仰山先后任厂长三年,“所制之丝,固以著闻于蜀中,而络绎运售于国外”。广合丝厂厂址在县城河东老关庙(原广安氮肥厂),名为“广合”,意即广安、合州联合创办。

从此,广安州有了第一家近代机械化缫丝厂,蚕农就不用担心蚕茧卖不出去。《广安县志》记载,广合丝厂初建,“有缫丝房12间,木制脚踏连动缫丝机100台,雇请工人120名……民国十三年(1924),广合丝厂已有缫丝机180台,工人200人,年产生丝100箱(每箱15公斤)”,生产的“虎头牌”生丝运往上海销售。其时,一两生丝价即一两多白银,可见其销量和盈利不菲。

广合丝厂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之后,州内大小丝厂如雨后春笋,增至10余家,年产生丝200箱以上。由此可见,清末民初,广安蚕丝业之勃兴,也可想见弃烟种桑之成功,且完成了蚕桑旧业的现代化改造,不仅让不少人兴业减贫,还在客观上重击了鸦片种植。

民国二十年(1931)后,国际经济出现危机,日本蚕丝大量倾销,上海丝价波动很大,广合丝厂因此关闭,其他丝厂也随之沉寂。其时,杜仰山已近七旬,因无人接掌帅印,他便逐渐淡出商场,崛起的广安蚕桑业再度下滑,跌至低谷。1935年,尹良莹入川,振兴蚕桑实业,他选择在南充推行蚕桑改良试验,广安蚕桑实业失去了再次崛起的良机。

杜仰山推动弃烟栽桑,诚如杜仲陵所说,二伯父“树桑育蚕,法度充于樊重;厚生利用,思裕家邦”,的确不愧“教守一艺,比邓禹之高踪;喻业四民,追颜介之庭训”,应该说,其功不可没,功德无量。

(参考文献:《广安新州志》《广安县志》《广安蚕丝志》《杜氏族谱》《“多宝道人”杜钢百》等。)

【注释】

①樊重,西汉末年人,做事很讲究法度,善于经营家业,富而不矜,乐善好施。

②邓禹,东汉功臣之首,不修私产,不谋私利,有子女十三个,都教以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

③颜介,即颜之推,字介,著《颜氏家训》。

新闻推荐

坚持立德树人建设幸福一中

□本报记者张晓航本报通讯员张涛杨文英庆云县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省级规范化学校。2013年搬入规划高端、功能完善、设施一流的新校区,拥有3幢教学楼、2幢科技实验楼、6幢学生公寓、1...

庆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