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造全市初中教育品牌学校

德州日报 2017-09-08 17:28 大字

□本报记者张晓航本报通讯员张士诚

提起渤海中学,庆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作为一所建立于2003年的“年轻”学校,渤海中学的教学成果连年在全市夺冠,全市各类教育现场会相继在这里举行;作为庆云县唯一的公立省级规范化初级中学,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鲜明的教学特色、丰富的课余活动、浓郁的校园文化、一流的管理水平、卓越的教学质量享誉县内外,已成为全市范围内一所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品牌学校。

“318模式”促教学质量提升

“没有不学习的学生,没有不会学的学生”是渤海中学的信念,“亦生亦师,教学合一”是课堂的主旋律。

在渤海中学的课堂上,老师把学习的自主权、发展权还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造;由“重教”升级为“重学” ,把教、学、育融为一体,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自我评价,奏响愉快学习、快乐成长的课堂主旋律。

渤海中学以“318问题导学有效教学模式”为指导,本着问题即课题的理念,着力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从课题的申报到立项到管理,学校全程跟踪、督促,形成了“人人有课题,全校共研究”的科研氛围。目前,英语组的阅读写作课、语文组的“四步展评法”已得到广泛推广,“组排互查”等教研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渤海中学的小课题研究已呈现百花争春的态势。

与此同时,渤海中学开展了一系列全员参与的赛课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赛课、模式流程赛课、各种课型赛课和综合性赛课等。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对“318问题导学有效教学模式”的把握,进而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014年,“318问题导学有效教学模式”被确立为山东省教学研究重点课题。

多元培养渠道促教师成长

有好教师才能有好教育。多年来,渤海中学重视师资力量提升,开拓多元渠道促进教师职业成长。“高站位把握课标,立体式驾驭教材”,这是天津教科院王敏勤教授的理念。渤海中学邀请王教授到校作专题培训,并立即付诸行动,利用寒暑假末的时间,进行多学科“说课标,说教材”比赛,督促教师在开学之初就整体把握本学期、本学年的教材内容,为今后一个阶段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渤海中学启动“青蓝”工程,推行“师徒结对”活动,带动新教师及薄弱学科教师成长。为促进落实,学校制定了《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师徒本着自愿的原则结对,并签订结对协议;学校要求双方教师都用专用听课记录本记录心得体会,教务处每月一检查、每月一总结。工程带动下,有的年轻教师在短短两年内就取得了全市优质课一等奖的好成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渤海中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研讨、观摩学习活动,组织部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杜郞口中学、博兴实验中学、河南永威中学、济阳竞业园学校、德州五中等先进学校观摩学习。学习归来组织教师进行心得交流,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形成总结材料。不断地学习他人、完善自我,促进了教师的职业成长。

多彩社团促学生全面发展

渤海中学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与特长,创办了十余个不同的社团,开设了篮球、空竹、吉他、书法、乒乓球、手工、轮滑、绘画、棋牌、跳绳等校本课程。同时,学校把每天统一练字10分钟纳入常规教学活动,不定期进行学生硬笔书法比赛与展览活动。这些措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丰富了“绿色教育”的内涵。

受朱自清先生“爱之即欲名之”观点的启发,渤海中学开展“我为班级命名”活动,让每个学生为自己的班级命名,确立个性鲜明的班级名称及主题,让小小的班级牌承载起全班同学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学生的责任感与自主管理意识随之得到提高。

14年的办学实践, 14年的辛勤耕耘, 14年的办学积淀, 14年的艰苦拼搏,庆云县渤海中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至诚至勤,为师为范”的良好教风,营造了“崇礼守信,乐学善思”的良好学风,锤炼出“敢为人先,事竞一流”的渤海精神。

近年来,渤海中学先后荣获庆云县初中教学示范学校、高中优秀生源基地、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德州市规范化学校、教学示范化学校、信息化教学示范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今天,渤海师生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精神扬帆向前,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新闻推荐

勤教乐业的守望者

渤海中学教师刘中杰

庆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