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救助传递检察温暖一场听证会开成了帮扶座谈会
听证会现场。检察官到崔某某家走访。
“残疾人每年有900元的残疾补贴、住院有6000元的补助,有其他需要,残联可以再做工作。”
“崔大爷,您家里有两位残疾人,怎么都没办残疾人证呢?回头你们拿着身份证、户口簿、证明材料找我办,以后能享受护理补贴、教育补助等十多项救助政策。”
“你们两家有几人享受了低保?符合低保条件的都可以办理。”
“王大爷,您的小孙女怎么上学?可以向学校申请困难学生救助金。您儿子的病除了吃药,还可以辅助心理治疗。”
……
上面的一幕幕,发生在9月21日天桥区检察院召开的一次公开听证会上。
听证会开到家门口让困难受害家庭得到应有救助
事情要从2017年说起。天桥区桑梓店镇某村村民王某在家中持刀砍死其妻子崔某。天桥区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了解到,被害人崔某的家在齐河县表白寺镇某村,家里7口人以种地为生,收入微薄,两位老人体弱多病,三个孩子还未成年。在研究是否对崔某的父亲崔某某一家进行司法救助时,检察官发现犯罪嫌疑人王某家也很困难。因王某患病,其父亲王某某成了两个孩子的监护人。王某某和老伴儿都近70岁,老伴儿有病需要常年用药,不能进行体力劳动,微薄的种地收入远远不能维持家庭基本生活。天桥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研究认为,王某的两个孩子虽然是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的家属,但同时也是被害人崔某的家属,应该符合国家规定司法救助的情形。
鉴于本案的特殊性,为了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让更多经济特别困难的刑事被害人得到救助,天桥区检察院决定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律师和天桥区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齐河县表白寺镇残联负责人共5人担任听证员,这也是天桥区检察院第一次以公开形式审查国家司法救助案件。考虑到两个家庭的特殊情况,乘车到天桥区检察院需要奔波和花费,检察官决定把公开听证的地点定在王某某所在村的村委会;又因被害人是齐河县人,检察官专门通过齐河县检察院联系了齐河县残联,表白寺镇残联理事长包付英亲自开车前往听证地点。
6家单位齐帮扶真心实意助当事人化解难题
听证会上,天桥区政协委员、天桥区民政局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主任于雁询问了王某某家庭办理低保情况,详细介绍了相关政策;天桥区妇联副主席、区妇儿工委办主任王巍询问了两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如何申请教育补助金出谋划策;天桥区残联副理事长聂岭给王某某系统介绍相关残疾人的政策,包付英让崔某某回家后尽快带着证明材料去找她办理相关残疾证明,享受残疾人的国家政策。“经过5位听证员充分评议,一致认为王某某、崔某某两家符合国家司法救助的条件,同意对申请人王某某、崔某某进行国家司法救助。”人民监督员、山东圣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克尘发表听证评议意见。
“老王、老崔,我们今天只是对你们是否符合国家司法救助进行听证,今后有什么困难,可以继续找天桥区检察院反映,也可以找民政、妇联、残联等单位寻求帮助,我们都会尽力帮助你们渡过难关。”天桥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贾富彬说。
一场听证会变成了6家单位对两个家庭的帮扶座谈会,两个贫困家庭的成员,红了双眼,暖了心田。
“司法救助不仅仅是救助一两万块钱那么简单的事,还要考虑当事人可能遇到的其他困难,真心实意帮助当事人化解难题。只要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案办事都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时时处处为当事人考虑,怎么有利于当事人怎么办,就能用真心换取当事人理解,赢得群众拥护。还要考虑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等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注重强化源头疏导,把矛盾化解关口前移,努力让不该发生的矛盾不发生,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天桥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封政如是说。(文/图 本报记者王晓菲通讯员林素萍宗星克)
新闻推荐
孩子们在博览会上体验皮影戏。(本报记者吕传泉摄)9月20日,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进入第四天,市民逛展热情不减。记者提...
齐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齐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