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泰安

章丘晨报 2020-07-16 07:54 大字
◇鲁风

1978年底章丘划入济南,泰安便成了“外地”,于是我想,这辈子是与泰安无缘了。在章丘苦熬几年,又到齐河打拼,当时想,得终老齐河了吧?谁知阴差阳错,却从齐河又转回到了泰安。

那年,齐河不能待了,到哪去呢?朋友开导我:全省十六个地市,哪里容不下你这么一个人?于是乎,我借着那些年在报纸和刊物上发表作品的那点“亮光”,开始了“万里长征”:到东营去找卢振中、张中海,到胜利油田去找丁庆友,到齐鲁石化去找周蓬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那几年各地经济不景气,都不进人了。周蓬桦说,安徽熊召政想调来我们都没答应。

这样,我就只好奔着泰安跑了。唉,原来曾经熟悉过的地方,如今时过境迁了。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可人换了几茬了。没有了六十年代的“老梁同志”,没有了七十年代的属民身份。我向老同学和老朋友陈述:当初我去齐河,就凭着文化部关于给作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纸红头文件,德州地委书记指示解决我的户口和工作问题,谁承想,只给办了个“农转非”,落实了个半拉政策,县里忘记了给办后半截。后来呢?便多生枝节、节外生枝了。

来到泰安,先找到当年的青年朋友小石(如今已有人称呼他老石或石主任了),他已是泰安文坛的头脑人物了,也多亏他回回关照把我安排在武警招待所。那回,在招待所门口遇上两位业余作者来找“石老师”,一位叫岩峰,另一位叫齐晓,说一会儿要来一位叫齐欣的。那时我觉得这三个名字实在拗口,这个叫人多昝才能记住呀?干我们这行,靠的就是文朋诗友业余作者,那是我们的天地,我们的世界呀。当时就想,我要是真来了,我也要联系这仨人,把他们纳入“朋友圈”。嗨,先别想那么多了,能不能在这儿落下脚还在两可之间哩。

我拿着省作协的信,拿着作协主席的信,好歹把局领导———我初中时代的同学———说动了,他同意在他下属单位安排下我。而那个下属单位的领导也很高兴,说连我孩子转学的事他也给操心去办。嘿,竟还有这般好的领导哩!他一边答应着我,一边让我等一等。等一等?我就怕这三个字。你想,我都等了快一年了,我怕觉多梦长,而我这种情况,还往往就来场噩梦突袭。

先回到齐河。过了一段时间,还是小石,还有秋生,往齐河写信给我,让我快来泰安,说那位领导把我当成“人质”了。事情的原委是:那位领导四十年代即参加革命工作,至今还是个科级,他是想借这机会跟局里讨个价。于是,我赶紧来泰安,对老同学说了。老同学年纪轻轻,却已是多年“正县”了。于是他对那位领导发了话:你们抓紧把鲁风的工作安排一下吧。其实,那位领导也是老实人,他接到局里的指示,便开始为我办理了。

就这么样,从天冷时便跑,熬过了酷夏和盛秋,北风又开始在泰山底下刮起来。终于,正式程序启动:那位领导到了齐河我原工作单位搞政审,了解了我的表现情况。然后,便通知我可以来泰安了。

泰安,我可以来了。“可以”这俩字,我盼了整整快一年了呀!

泰安,我回来了!时在1990年10月。平生头次到泰安,那回也是10月,不过那是文革前的1965年。25年了,您的子民又朝拜您来了,东岳泰岱!

新闻推荐

黄河24年来最大量级洪水过境德州防御大洪水工作机制启动

齐河黄河河务局工作人员巡查排险。通讯员杜长青摄本报德州7月2日讯(记者马志勇)7月2日,记...

齐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齐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