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入“毛家村时间”
鲁爱有清晨在村口自弹自唱,这是他特有的晨练方式。 2018年9月本版照片均由宁舟浩 摄
巩胜利开着自己的奇瑞轿车下地干农活。在毛家村,超过半数家庭拥有轿车,轿车早已不是奢侈品。 2012年6月□新时报记者 钱欢青
在济南市区北部,过了黄河公路大桥,路西第一个村子,就是毛家村。2019年10月27日,一场独特的展览——“毛家村时间”,在村子的中心广场开幕。从开始拍摄毛家村到展览开幕,摄影师宁舟浩用了整整10年时间。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村落,一个即将整体搬迁的村落,也是一个留下了所有时代印记的村落。10年拍摄,宁舟浩留住了时间流过的痕迹,呈现了一个村庄远远溢出影像本身的时代意义。
10年拍摄,记录毛家村城镇化变迁
这场“为一个村庄举办的摄影展”,是宁舟浩持续拍摄毛家村10年后,对这座已经融入他内心的村庄的一次“献礼”。
尽管在此之前,以“毛家工业园”为题材的纪实摄影作品已经为宁舟浩赢得了2014年“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纪录类典藏大奖、2015年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摄影类二等奖、2015年“乡土中国”全国摄影大赛典藏作品、2016年“今镜头”全国摄影大赛大奖等众多奖项,但系统总结10年间的拍摄历程,梳理拍摄思路,从8万余张照片中精选出百余张照片,以展览的方式、以毛家村实地为展场呈现出来,无论对于宁舟浩,还是即将告别故土的毛家村村民,都是一场重要的纪念。影像与它的拍摄地、拍摄者之间,仿佛也完成了一次亲密的对话。
一大片麦地,远处树影婆娑,千年农耕社会的典型场景,麦地中却有一辆小轿车,这是毛家村的巩胜利开着自己的奇瑞轿车下地干农活。在宁舟浩拍摄于2012年的这张照片下,他写下了这样的说明:“在毛家村,超过半数家庭拥有轿车,轿车早已不是奢侈品。”
同样拍摄于2012年的一张照片,镜头中的一辆大卡车看起来仿佛被“挤”在了两座房子中间,宁舟浩写下的说明是:“村民试图搬开路边堆放的砖块,以方便卡车通过。由于村内建设缺乏规划,导致村路曲折狭小,稍大的车辆无法在村中行驶。”
毛家村是中国近70万行政村中的一座普通小村,面积800多亩,约500人口。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毛家村村民纷纷投入家具生产行业,在村中兴建了近百家家具工厂,毛家村从一个完全依靠贫瘠土地的农业村快速成长为全镇最富裕的工业村之一。2017年,随着济南市政府“北跨”政策的逐步落实,毛家村所在地被划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范围,毛家村面临全村搬迁。村民将离开世代繁衍居住的土地,完成由村民向市民的转化。
10年拍摄,宁舟浩镜头下毛家村城镇化进程的变化,是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缩影,也是时代变迁的微观样本。
影像与文献,汇成农村变革的立体档案
难得的是,为了将展览表现得更为丰富以及更具学术研究价值,宁舟浩特别邀请了知名社会学者、农村社会学专家、摄影家、图片编辑和毛家村历史事件参与者一起,归集整理历史文物、老人口述历史等资料,进而将10年来拍摄、采集的毛家村影像、文字、村民收藏等资料梳理、编纂成《毛家村时间》画册,免费赠送给毛家村每一户居民,作为永久留念。从而,宁舟浩要向世人呈现的,是毛家村“不仅有外在的经济秩序、社会关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变化,还有处在生活舞台中心的村民的心灵事实的变动”。
一个为村庄举办的摄影展、一组拍摄了10年的照片、一本为村民编撰的画册,共同集合成一本记录大时代下中国农村变革的厚重影像档案。这一举动,显然超越了摄影本身,而凸显出为一个村庄留存立体档案的历史意识。拍摄只有10年,而毛家村的历史,已有600余年。“明朝初期,先祖毛氏、巩氏自河北省枣强县迁移定居于此,孙氏自山西省洪洞县经河北省枣强县迁移至此”。孙氏第七世祖碑记载有“始祖自枣强迁址历邑”。毛家村一份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十月十一日订立的卖地契约写道:“立卖契人毛文亮因为无钱使用,今将自己家西南北地一段计数一亩一分九厘七毫……情愿卖于徐光鸾名下,永远为业……”可见在大约200年之前,毛家村里确有毛姓,且毛氏家族已经日渐凋零,这一点和传说相吻合。一份上世纪80年代初村民徐春贵缴纳农业税和各项提留的“通知书”,不仅有丰富的时代信息,还是当时毛家村隶属于齐河县大王乡的“文物证明”。而一份由孙传荣撰稿的《毛家村大事记(1948—2018)》,短短38条,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村庄在70年时间里的风雨沧桑。比如,第2条:1950年,土地改革,毛家村划分了一户地主,两户富农。第5条:1954年,实行“互助组”,巩士华互助组买了第一台铸铁畜力水车。第8条: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开始吃大食堂、刮五风、大跃进、大炼钢铁。第23条: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土地分田到户。第29条:1995年,大王乡改为大桥镇。毛家村木工作坊兴起,村里有了厂房。取消粮票、开放粮食市场,水利站有了挖掘机,结束了人工挖掘的历史。第32条:200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联合收割机普遍使用。庄南挖截渗沟,村里主街水泥硬化,座机电话进村。第33条: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村里通了自来水,实行了厕所改造,普及了太阳能。村民有了电脑和轿车。第34条:2008年,国家发放种粮补贴。第35条:2010年,由历城区划为天桥区。木工家具专业村形成,全村建房进入高潮期,屋面采用彩钢瓦,轿车基本普及。第36条:2017年,建房热潮达到顶峰,被政府叫停。第37条:2017年,消防检查和环保检查,村内工厂全部停工。第38条:2018年,由天桥转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
“一庄子家人,半庄子亲戚”
10年拍摄一个村,很多人会觉得辛苦,但宁舟浩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这段经历,我在毛家村里有了‘一庄子家人,半庄子亲戚’。我早已经记不清做过多少家的客,吃过多少家的饭”。
发生在2014年秋天的一件事,让宁舟浩至今印象深刻。那一年,因为大王村在毛家村头修筑了路障,毛家村里的年轻人合计着无论如何要把这个卡脖子的东西给砸掉。村里要宁舟浩一早参加他们的“行动”。宁舟浩知道,作为一个“外人”参加这事儿有些风险,但又不容推辞,于是答应下来,顺便嘱咐了一句“给我准备个家伙儿”,没想到回复竟是“带上你的照相机就行”。一大早,宁舟浩随大队人马直奔路障,还没砸几下就被赶来的大王村妇女和老人包围。不过冲突最终没有发生——由于大王村和毛家村毗邻数百年,多有通婚,往来密切,因此双方只是被赶来的110民警分隔对峙。但是,惊险的一幕还是出现了,当宁舟浩从毛家村的阵脚走出,试图靠近大王村的人群拍摄时,对方立刻认出了他是个外人,怒气全发在他身上,“几个人叫骂着冲出来抓我,由于距离太近,加上背着摄影包,脚下又是炭渣路,逃已经来不及了。正当我硬着头皮抱紧相机,准备挨一顿暴揍的时候,发现愤怒的人们忽然停了下来。我回身一看,原来是毛家村的几个兄弟看到我差点被打,已经举着铁锹、洋镐冲了过来。就这样,不但我的相机保住了,人也没有挨打。惊慌未定的我马上明白了一个事实:就在刚才的一瞬间,我不再是一个‘外人’,我已经是‘毛家村的人’了。”
这件事,让宁舟浩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经经历了著名摄影师尤金·史密斯所说的,“从一个不受人注意的观察者”,转变成了“事件的亲密参与者”。
10年拍摄,让宁舟浩越发感觉到,其实最最不重要的,恰是“拍摄”这件事儿,“作为一名摄影师,我全部的所谓作品都是和被摄对象在一起长期相处、互相信任所进行的真实、准确、严格、细致观察的‘副产品’。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过分强调拍摄则是舍本求末,自然一事无成”。
也许真是这样,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拍照,就不会有“毛家村的时间”这一超越影像的时代档案。
新闻推荐
近日,农行齐河县支行为某木业客户办理全市农行首笔“连贷通”业务300万元,企业省去了筹款的麻烦和成本,农行也实现了无还...
齐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齐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