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章屯镇美盛源农场探索种养结合发展模式 用自产有机肥种出“放心菜”

德州日报 2019-05-14 08:48 大字

□刘磊

近日,笔者走进齐河县宣章屯镇美盛源家庭农场,在30摄氏度的蔬菜大棚里,工人们正在忙着给西红柿修枝。

看着一颗颗新鲜红润的西红柿,美盛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宋可军心里乐开了花。“这是今年第二茬西红柿,现在已经陆续上市了,今年的西红柿价格不低,我这批西红柿能有个不错的收成。”他说。

美盛源家庭农场位于宣章屯镇小黄村,现有11个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丝瓜等无公害蔬菜。由于种植蔬菜采用有机肥,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宋可军说:“每天早上来拉蔬菜的车都会排起长队。”

谈起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初衷,宋可军说有些机缘巧合。最初,美盛源家庭农场是个肉鸡养殖场,而且效益不错,但随之而来的环境保护问题让宋可军犯了愁:鸡粪无法及时处理,到了夏天,堆积在养殖场里的鸡粪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给附近居住的村民带来了不少困扰。

随后,宋可军主动寻求解决鸡粪的办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鸡粪可以处理加工成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可用于种植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蔬菜产品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村里也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传统。 2017年,他建成11个蔬菜大棚,又花了200万元购入了有机肥处理设备用于处理鸡粪。“用自家养殖场生产的有机肥种菜,这种种养结合的新路子既解决了鸡粪的问题,也让自己的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了。”宋可军说。

如今,在美盛源,大棚里种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使用的肥都是养殖场发酵生产的有机肥。谈起种养结合的好处,宋可军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每个鸡舍一年能产2000多立方米的鸡粪,经过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后用于蔬菜种植,每年光肥料钱就能省七八万元。”“不仅如此,我们所生产的蔬菜通过了无公害认证,销售价格高、销路广。去年,我们直接对批发商,省去一道道中间环节,既让批发商得到了真实惠,也让宣章的蔬菜坐着快车输送到济南、德城区等地的各大批发市场,打开了销路。现在每个蔬菜大棚一年净收入可达到5万元左右。”宋可军介绍。

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发展生态循环经济,让美盛源农场充满活力,也让周围村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现在我们农场有60多名工人,人均年工资四五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养殖、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发家致富。”宋可军对笔者说。

新闻推荐

齐河大地自然博物馆 等尺度复原历史建筑

近日,齐河大地自然博物馆部分场馆完成主体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20亿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采用宏大山水格局,主要建设翰林...

齐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齐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