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乡发展边角经济助村民集体双增收 245亩闲置土地变“聚宝盆”

德州日报 2019-04-30 09:45 大字

本报讯(记者袁芳通讯员刘磊)这两天,齐河县大黄乡稍瓜李村的村民们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春木耳。“这些大棚是在俺们村清理出的旧宅基地上建起来的。去年,光秋天一茬木耳, 1亩就收了2000多斤,纯收入4000多块。”稍瓜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勇介绍。

稍瓜李村是大黄乡的一个只有几百口人的偏远小村,村民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在家务农。以前,村集体没有收入,村民生活也不富裕。去年上半年,大黄乡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李勇看到有的村通过发展边角经济带动村集体增收,这让他很受触动。回来后,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在征得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村里拆除了废旧宅基上的闲置房屋,清理出6亩多空地。随后,村里建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在这6亩地上建起了3个大棚种植木耳,雇佣本村村民来大棚打工。去年,全村仅秋木耳一季就收获了6000公斤,卖了2.5万元。除去成本,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万元左右。“下一步俺们决定继续加把劲,把犄角旮旯的地都整合起来,多建几个大棚,多点村集体收入就能多给老百姓干点实事儿。”李勇对记者说。

近年来,像稍瓜李村这样唤醒沉睡资源的边角经济发展模式在大黄乡推广开来。盘活了农村闲散宅基地资源,探索出村庄边角经济发展模式,各村庄根据本村闲置土地的资源特点,因地制宜,进行绿化苗木种植、综合开发旅游项目、发展木耳种植等,真正让闲散地变成了村民的“聚宝盆”。

与此同时,大黄乡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整合成片闲散宅基地,在程庄、孔庄等村由政府垫资推进木耳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村内边角地及零散废旧宅基地,在后王、袁李等村进行统一规划,种植白蜡、海棠等观赏树木,形成春季赏花、夏季成荫的景区;利用沿路、沿河两侧闲置土地,种植樱花、月季等观赏花卉,打造全域旅游赏花带。目前,大黄乡全乡已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支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投资200余万元种植各类绿化苗木、花卉1.4万余棵,为下一步发展全域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大黄乡已有21个村庄开展了清理废旧闲置宅基工作,共盘活闲置土地245亩,带动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新闻推荐

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名单公布 德州市11所学校上榜

本报讯(记者曹清通讯员张文鹏)近日,省教育厅公布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名单,德州市德州一中、德州二中、齐河一中、临邑一中等...

齐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齐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