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坚守马路市场,不愿“进厅入室”,堵路扰民 ●管理部门:束手无策,负责人被问责,感到“很是冤枉” 济南农民工马路市场出路在哪? 专家认为,要根据他们的就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8-30 06:40 大字

8月9日,凌晨4点左右,天还没有完全亮,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六路延长线与二环西路交叉口,这个被称作“济南第一大马路劳务市场”的地区就陷入一片炙热的混乱。这里每天都有3000多名农民工聚集,不分寒暑,不惧风雨,找零工赚钱。

来自齐河县的魏柱富和几位工友一早便开始一天的找活儿。今年56岁的魏柱富,在这里坚守了十几年,见证了这个马路市场的日日夜夜。但老魏不知道的是,由于他们严重影响公共交通秩序和周边群众生活,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近日,济南市刮起“问责”风暴,一次性问责了155人。其中,槐荫区张庄街道办事处因辖区内这个“农民工马路市场”长期未得到有效整治而被济南市纪委问责。

农民工不愿“进厅入室”,坚守马路市场,堵路扰民;政府管理不力被纪委问责,感到“很是冤枉”。济南农民工马路市场出路在哪?《工人日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走访。

低技能零工的聚集地

“我们大都来自济南周边各个城市,其中德州齐河县籍的农民工占到了80%以上,尤其在冬季农闲时节人数更多,年龄均在40岁,最大的70岁。”魏柱富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每天早上4点开始,他和工友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这里,招揽活计,寻找的工作主要是建筑工地、粉墙、砸墙等方面的体力活。“这里找到活儿的,基本上都是又苦又累、又脏又臭的重体力活儿。”

“找我们这种工种的,都在马路边,没有进厅的。”和魏柱富一起在马路市场等活儿的一名打工者说,有招工厅他也不会去,不方便。“在路边价格谈拢了就走,也不费什么心思。我们就是干点苦力活儿,用不着去那么洋气的地方。”

记者留意到在寻找工作的人潮中,除了像魏柱富的男人,还有一群农村打扮的中年妇女。她们大多随手挎着小包,带着干活的工具。“那些都是干保洁的。”魏柱富说,在马路上等活儿的打工者大多没有什么技术。“因为是零工,通常不需要和雇主过多交涉。价格合适就走,不合适就再等等。”

生意红火的黑车和早点摊

“每天上千人的求职大军是我们生意的主顾。”在这里经营早点摊铺的打工者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每天从凌晨3点开始,有数百辆接送农民工的“黑出租”从四面八方涌到这里。在周边道路两侧,最多的时候差不多能有30多个早餐摊。“我们卖的早餐价格便宜,主要面对这些打零工的,他们经常在我们这里吃早餐。”

每天从凌晨开始到下午结束,求职大军像潮水一样集结、散去,留下随处可见的垃圾,带来了敲窗围车的交通拥堵,也形成了一触即发的交通事故隐患。“每天,我们张庄和段北两个街道办事处都会联合派出20名安保人员,从凌晨5点上岗,在路口维持秩序,将农民工劝导至安全区域。”张庄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民工马路市场现在是我们两个街道办事处遇到的共同难题。”

治理难,市民意见大。“每天四五点就有农民工在这里聚集。我家正对着这路口,晚上很难休息好,居住和出行也很困难。”居住在附近居民王先生说,由于此处位于路口,本来交通量、人流量就比较大,农民工马路市场兴起之后,交通秩序变得更差了。“出门堵车是正常现象。”

“我每天坐公交车经过这里,最少也要堵上20多分钟。”市民吴女士说,接送农民工的面包车送完人就随意停靠在路边,有的干脆横在路上,“通常情况下,人走过去都费劲,更别说开车了。”吴女士抱怨说,除了面包车,附近的早餐商贩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多次治理仍无法解决

“这处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由来已久,这些年街道办先后采取多种措施,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张庄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记者了解到,张庄街道办事处曾向广大劳务人员发放过《致广大劳务人员的一封信》,要求劳务人员停止在二环西路附近的劳务行为,也制作了宣传横幅与文明提示牌,加强对交通安全的宣传。

2010年3月份左右,马路劳务市场还被取缔过。“当时有人投资成立了一处室内劳务市场,出发点就是将路口的工人请进屋里去。”但由于很多工人进驻后找不到活,找到了活还要交管理费,大部分农民工又重新回到了路边。“工人不愿进屋,这家劳务市场成了空架子,只运行了2个月便关门了。”一名街道办工作人员说。此外,当地街道曾联合多部门多次进行治理,但问题始终没能解决。

“执法人员对这种劳务市场本身没有执法权,不能强制农民工离开。为了缓解交通,只能对占道经营的摊贩进行劝离。”张庄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说,目前他们对该问题也是束手无策。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济南市就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五级服务平台,并要求加快零工市场建设,尽快消除“马路市场”。在此前的媒体公开报道中,槐荫区区委书记国承彦也曾谈到对二环西路和经六路交口的农民工市场的治理问题。她认为解决办法还是要堵疏结合,在农民工和需求方都能接受的地方,建立零工市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7年6月28日,历城区全福街道城管科等部门又发放《致全福立交桥零工市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要求务工人员早7点后禁止桥下用工活动,必须转移至外来务工者服务中心。但仍有许多人在马路边聚集等活儿。

对此,魏柱富解释说:“我们不愿意去这些正规的地方,这些地方有的收钱。即使不收钱,他们提供的岗位我们也去不了。”尽管不愿意“进厅”,但是老魏等农民工也明白,马路零工市场不会长久地存在下去。长期打零工的小邹说,他能感受到附近居民的“不友好”。魏柱富说,他们并不排斥零工市场,希望新建的市场能建立起完善的零工档案,给农民工提供系统、规范的用工保障和权益保护机制。

山东社科院教授王向阳认为,要根据零工就业特点予以疏导,依托劳务市场对进城的农民工的信息统计汇总,建立零工档案或建立专门的网站或专栏,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他们找活儿。

新闻推荐

齐河县审计局 聘请监督员上门“挑刺”

齐河讯(孟翠)近日,齐河县审计局邀请县政协、商务局等部门的4名工作人员来到该局审计现场实时“挑刺”。为加强对审计工作的...

齐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齐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