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激活力 项目增实力

德州日报 2018-05-22 09:12 大字

[摘要]以资本助融合,以项目强支撑,德州文化产业——

5月14日,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落下帷幕。德州市2家文化企业、1个重点推荐项目亮相本届文博会,11个文化产业项目纳入全省文化产业招商推介项目库,参展项目数量再创新高。

当下,德州市抢抓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与先进文化产业要素广泛对接,以资本助融合,以项目强支撑,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文化市场环境日益优化,文化产业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继承创新传统产业释放新活力

本届文博会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子黑陶“掌门人”梁丽霞为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介绍展示墙上题材多样的德州黑陶。

“黑陶是德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州固有的红泥和运河冲击的沙土交融,成为制作黑陶最好的原料。 ”梁丽霞说,“继承、创新,是发展黑陶产业的不二法门。我们借助微雕技术,可以在一个黑陶瓶上呈现15000字的《论语》全文。”目前,这些黑陶产品远销2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德州乃至山东重要的文化名片。在本届文博会期间,梁子黑陶还与湖南、海南、新疆以及泰安、菏泽、潍坊等地达成合作协议,以德州黑陶为载体,融合各地文化特色设计黑陶艺术品。

不仅是黑陶,德州市的剪纸、刻瓷等传统文化产品也通过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创新,逐渐融入了现代元素,吸引着更多的消费者。

项目带动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

本届文博会,首次举行了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暨推介洽谈会。会上对德州市的董子文化小镇作了重点推介,多个国内外投融资机构与德州市对接,共话文化小镇建设和文化产业转型。

壮大文化产业,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尤为关键。不久前,京津冀鲁协同发展城市旅游联盟在齐河成立。从济南后花园,到山东境外游客集散地,再到如今发起打造京津冀鲁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文化旅游产业正在推动齐河进行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齐河温泉度假村、齐鲁青少年快乐成长教育基地等项目渐次落地,构架起了总投资达143亿元的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大观园。

董子文化街、东盟国际生态城、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海岛金山寺文化园……德州市积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扶持,着力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发展潜力大、辐射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大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目前,全市拥有省、市重点企业、项目、示范基地29个,文化产业园区数十个,园区入驻商户已近3000家。

百花齐放“文化+”集聚新动能

以文化为基因,融合互联网、(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跨黄齐河黄河大桥通车济南、德州小型客车免费通行

5月16日,齐河黄河大桥正式通车。(本报记者吕传泉陈长礼摄)正式通车的齐河黄河大桥气势恢宏。(本报记者吕传泉陈长礼摄)...

齐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齐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