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43辆殡仪车“持证上岗”

德州日报 2018-01-18 08:29 大字

[摘要]齐河县殡仪馆对殡仪车加强管理,统一标配——

□本报记者李俊德本报通讯员杨彬

1月15日上午8点左右,在齐河县殡仪馆院内的停车场地上,43辆新购殡仪车整齐划一地停放在指定区域,各车主持有效证件上岗营运。自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遗体运输管理的通知》以来,齐河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有关规定,联合运管、交警等部门进行了联合治理,确保运营车辆手续齐全,牌照、保险合法有效。“市民政局提出加大对殡葬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解决因服务能力不足导致的殡葬乱象。对此我们积极响应、综合治理,强化殡仪车辆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取得了良好成效。”齐河县殡仪馆馆长张景海说。

殡仪车乱象成顽疾

“殡仪行业属于特殊行业,殡仪车辆属于特殊作业车。一直以来,人们对殡仪车避之不及,谈之色变,同时大小型面包车、皮卡车、农用车等各式车辆参与到营运中来,成了管理上的顽疾。这些车辆不仅在车型上不过关,年审、保险等也存在风险。有的车辆早已达到报废年限,更甚者车辆自购买后一直没有办理落户登记,各类保险一概没有。先前就有一辆面包车在营运时,因制动系统年久失修,刹车失灵,连人带车冲进水沟。 ”张景海说。

个体殡仪车主属于自发形成的特殊群体,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近年来数量逐渐增多,驾驶的车型较多为小型货车和面包车。他们年龄大都在50周岁以上,法律观念淡薄,交警部门难于管理,同时在人车技术条件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存在问题,缺乏法律和制度的有效约束,出现了无照驾驶、遮挡号牌,闯红灯等违法违章问题。部分司机在接运遗体过程中接受丧属宴请,肆意饮酒,有的甚至醉酒驾驶,把殡仪车开成了“霸王车”,超速、闯红灯随处可见。

加强管理,统一标配

为根治殡仪车乱象,齐河县殡仪馆严格遵守“一人一车双证一险”的规定,确保车辆和驾驶员符合营运要求,严禁遮挡牌号。同时,要求所有采购的殡仪车辆标准应属中档配置,具备统一车型,统一颜色。具体车型、颜色由所有取得遗体接运资格的车主自行决定,车辆价格由车主与车辆厂家自行商谈。所有车辆采购后,由殡仪馆协调交警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统一挂牌、统一购置车辆保险、统一喷绘标识,并每年统一进行车辆年审等手续,对于拒绝办理相关手续的车主,严禁车辆上路行驶,接运业务,由此而产生的一切损失由车主自行负担。所有车辆在取得交警的合法手续后由殡仪馆统一发放遗体接运资格证,并发放门禁卡,无遗体接运资格证和门禁卡的车辆将无法进入火化区和馆区。“县民政部门统一给我们办理了遗体接运许可证,发放了门禁卡,现在我们已经是行业内的‘正规军\’了。 ”齐河县祝阿镇殡仪车主郑现民说。

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为加强管理,我们和取得运营资格的殡仪车主签订协议书,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张景海说。

协议签订后,齐河县殡仪馆对营运的殡仪车主制定了详细的管理细则,并明确工作职责、严明工作纪律,引导殡仪车主加强自我管理,还积极利用车牌门禁系统、人脸考勤系统等信息优势加强对车辆和人员动态管理,杜绝违法违规问题。此外,县殡仪馆还建立了学习教育制度,定期召集殡仪车主学习殡葬业务和政策法规,提高从业人员为民服务意识,要求各殡仪车辆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肆意揽活,破坏正常营运秩序。同时,根据惠民政策要求,县殡仪馆进一步规范车主自有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并设立“服务回访”制度,严肃违规处罚纪律,由交警部分负责同志为驾驶员集中进行了交通安全常识辅导,对无证驾驶等违法问题,在整改完成后,没有驾驶证的车主仍心存侥幸,顶风驾车的,殡仪馆将联合交警等部门进行不定时稽查,对违法驾驶人员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新闻推荐

齐河:908处文化广场实施数字化改造

□记者张海峰通讯员郑军王业婷报道本报齐河讯“想找什么样的舞曲,拿着手机上网一搜就能找到,太方便了。”1月3日,在齐河县表白寺镇梅苑社区文化广场上,正和同伴们一起跳着广场舞...

齐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齐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