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齐河:六个最好敲开棚改“铁核桃”

德州日报 2017-12-06 09:15 大字

齐河讯(郑军 王业婷)“以前在低矮潮湿的平房里生活,早就想搬进楼房,我对安置标准很满意。换了两套房子,在县城的黄金地段,位置优越,周围还有医院、学校,太方便了。 ”12月4日,在齐河晏城街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看到已开工建设的楼房,村民吴玉华非常高兴。

晏城街棚户区项目位于县城中心商业区,房子建成年代较为久远,住户密集,部分配套设施滞后,老居民房、商业用房、原单位用房错综复杂,百姓对于拆迁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齐河虽实施了11轮城中村改造,但晏城街村迟迟没有动静,是难啃的“硬骨头”、没有敲开的“铁核桃”。“10余家房产开发商多次到村里考察洽谈,通过算账对比,认为盈利空间小,最后都打了退堂鼓。 ”晏城街村党支部书记张怀强解释说。“要彻底改变旧城区脏乱差面貌,让棚户区的群众住上好楼房,过上好日子! ”今年县里启动棚户区改造,将该村列入其中,投资23亿元,涉及470余户群众,采取原址安置方式,高标准建设安置区,周边有医院、城市综合体、超市及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学校。县里经过前期动员,仅用2天就完成拆迁,腾出建设用地300余亩。“棚户区改造是惠及人民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和德政工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棚改、阳光棚改、和谐棚改,最大限度让老百姓满意。”今年,齐河本着“定最好的政策、选最好的位置、用最好的材料、建最好的质量、设最好的配套、给老百姓建最好的房子”“六个最好”原则,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对政策制定、建设选址、户型设计全程公示,变“拆迁工程”为“安居工程”;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无论从丈量、评估还是补偿、安置等各个环节,都做到政策一致。

齐河80岁老人李传亭是齐河三中东片区拆迁户之一,老人盼拆迁盼了10多年,政策一出,主动签了拆迁协议,还当起了政策讲解员。“县里的政策我很满意,现在选房顺序号也定下了,心里有底了。 ”李传亭说,他所居住的71平方米平房加上院落,置换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安置房,另外拿到了19万元的补偿金,现在每月每平方米还有10元的安置费。

针对特别困难的棚改区群众,齐河坚持一手抓救助,一手抓帮扶,保证困难群众住得上楼、住得起楼;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物业管理同步配套,社区居委会同步组建,发挥好联系群众、帮助群众、管理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齐河确定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共涉及37个改造片区、2.6万余户群众,全部安置区规划总面积191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95亿元,总回迁安置面积430万平方米。

截至11月底,今年齐河已有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部拆迁并开工建设,拆迁42.6万平方米,涉及4000余户居民。据了解,此次棚改是该县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群众最多的一次,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新闻推荐

齐河县重点项目连城·齐河众创城正式签约

11月16日上午,齐河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齐河县宾馆举行,连城·齐河众创城正式签约。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周玉刚,齐河县委书记曲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常祥,县委常委...

齐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齐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