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听证为民企纾困
“真是太感谢检察官们了,没想到半个月的时间解决了我三年的难题,如今公司里的订单源源不断……”说起自己公司的“起死回生”之路,德州鑫圣包装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秀玲连说了几个“没想到”。
近期,德州市平原县检察院组织的一场公开听证会给了企业新生,用穿透式监督理念化解行政争议,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政和。这是山东省检察机关护航民企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
加处罚款,使企业现状雪上加霜
“ 我们企业有52 名员工, 41% 是残疾人。”陈秀玲说,“由于身体原因,他们找工作可能比较困难,看到他们生活不易,我想给他们机会。”
据了解,德州鑫圣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新型可降解材料包装盒的福利性民营企业,同行业名气较大,年销售额达上千万元。而近两年该企业资金紧张,订单受阻,濒临停产。 6月12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这家企业一探究竟。
原来,2018年7月,该公司发生了一起安全事故,事后累计向安全事故受害方赔偿100余万元。 2018年10月22日,行政机关认定该公司未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对该公司和负责人分别作出罚款 35 万元、 4.68 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因前总经理涉嫌挪用公司资金及公司向安全事故受害方赔偿等原因,资金周转困难,申请延期缴纳罚款,行政机关同意延期至 2019年3月底。
祸不单行,2019年3月,该公司又发生人为纵火,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万元。2019年4 月,在经营资金紧张情况下,该公司缴纳10万元罚款。
同年7月,因公司及负责人未及时全额缴纳罚款,行政机关对公司及其负责人分别作出35 万元、 4.68万元加处罚款决定,并于今年3 月申请审判机关强制执行。
启动监督程序,让企业“起死回生”
“疫情影响、加重罚款加之大火损失惨重,连自己的房产都抵押出去了,我实在是走投无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平原县检察院。”陈秀玲回忆起八年企业经营道路上遇到的最大的坎,红着眼眶讲道。
今年4月9 日,该公司因不服处罚和加处罚款向平原县检察院申请法律监督。
“ 为了使企业能够重生,更重要的是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残疾人就业和经济来源问题,检察院必须立即行动,化解行政争议,为企业争取时间。”办案检察官说。
受理案件后,县检察院决定邀请法律专家、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为听证员对该案进行公开听证,并邀请县法院、公司驻地乡政府有关人员列席听证会。经承办检察官介绍案件事实调查情况、双方当事人展示证据、相互质证辩论和集体评议,听证员一致认为,对该企业的原行政处罚符合法律规定,处罚适当;疫情防控期间鼓励企业复工复产,加处罚款可以撤销。平原县检察院遂依法向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撤销对该公司及负责人近 40 万元加处罚款。
最终,相关行政机关采纳检察建议,及时撤销加处罚款决定。争议双方当事人对原行政处罚尚未执行部分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涉案企业先行缴纳5 万元罚款,剩余20万元罚款于2020年10月底前分两次缴纳完毕。
“ 要不是检察院的帮助,企业可能就破产了。”陈秀玲感慨道,“现在企业起死回生、步入正轨,工人们回到岗位上干劲儿十足,这两天又签下北京德青源、养元六个核桃两个大单哩!”
尽职尽责,给企业种下“无忧草”
在检察机关的释法下,陈秀玲解开了心结,企业熬过了“寒冬”;在行政机关的指导下,企业吸取安全事故教训,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受疫情影响的订单陆续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步入正轨。
“ 我们启动听证程序,通过社会公共力量,引导企业维护行政机关司法权威,同时也通过公众认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共同为企业减负。”平原县检察院检察长安小刚说,“法律是有温度的,法律的执行也是有尺度的,就这个案件来说,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如何更多考量它的情理因素,不应该局限于以案办案,应该按照“案结事了,政和人和”的角度,实质性地化解行政争议。”
据了解,今年以来,山东省检察机关全力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良好司法环境,着力服务“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截至 5 月底,受理民事检察监督案件4607件、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444件;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 1883 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 1745件,提起公益诉讼104件,妥善办理各类法律监督案件。冯欣妤
新闻推荐
胃里长出12厘米“石头”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成功切碎排石
德州平原县的宋先生平日爱吃柿子,近日因胃部饱胀、腹痛来到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诊疗科检查后竟发现,他的胃里长了一...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