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特色之争凭什么取胜?
充分挖掘县域内具有地域专属和独占性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传承和创新独特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制造和提供具有独特使用价值或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形成独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县域特色之争凭什么取胜?。
□戴宾
县在我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类型多样,其承载的主体地域功能各异,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条件各不相同。
从地形地貌看,有平原县、丘陵县、山区县,各处平原、丘陵、草原、高原、山区等不同自然地理区域。从区位条件看,有的县邻城、靠海、倚江、沿边、临路,有的则地处边远地区,远离城市和交通枢纽。从生态环境条件看,有的县水土资源承载能力较强、环境容量大,发展经济成为其主体地域功能。有的县生态环境脆弱、水土资源承载能力较低、环境容量小,生态涵养保育、自然文化资源保护成为其主要地域功能。从资源条件看,有的县自然禀赋好,资源类型多、储量大,资源组合状况较好,有的县则资源极其匮乏。从社会发展条件看,有的县人口众多、分布合理,人文厚重,城镇规模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而有的县人口稀少、空间散布,城镇数量稀少、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较低。
地形地貌、区位条件、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发展路径也各有不同,不能简单照搬硬套。县域又是一个有限的地理空间单元,有限的空间、有限的人口、有限的资源对县域经济涉足的产业领域、聚集规模形成极大的约束性。受有限地理空间、资源要素的限制,在一个县域范围内不可能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难以拥有多个产业门类和行业,也难以支撑过多产业群体的发展。因此,试图给县域经济找到一条共同而具有普识意义的发展道路是不可能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避免产业发展中的“小而全”。这是县域经济发达省区给我们提供的有益启示,也是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自身的经验总结。特色是县域经济的优势所在,是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所在,更是县域经济的生命力所在。
四川是我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省,地域广阔,处于我国地形第一、二台梯转换地带,拥有平原、平坝、河谷、丘陵、中低山、高山和极高山、高原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海拔高低落差大。县域之间资源禀赋悬殊,自然生态状况不同,区位条件、社会发展条件各异,地域差异性尤其明显突出。四川发展县域经济更需突出县域的自身特点和优势,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功能和地域经济。
要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的不同发展模式。四川山区县、丘陵县占比大,大多远离大中城市,发展条件欠佳、发展基础薄弱。因而尤其需要积极探索丘陵和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远离大中城市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远离交通干线枢纽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丰裕和资源匮乏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更大范围内的县域经济发展。
要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独具特色的资源要素是特色产业形成的基础,独特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是特色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生产提供特色产品、特色服务是特色产业的核心。要深入认识、深刻把握特色产业的内涵和形成条件,充分挖掘县域内具有地域专属和独占性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传承和创新独特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制造和提供具有独特使用价值或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形成独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使其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要推进县域经济专业化发展。要立足县域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强化社会生产的地域分工意识,精准定位主导产业,凝炼产业发展的技术方向和产品方向,培育发展几个专业化、专门化的产业部门,提高产业集聚规模,促进产业成链发展,提升县域产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形成县域的产业比较优势。
要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转化。良好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潜在优势,潜在优势必须转化为现实优势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压力,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把先天的自然禀赋优势转化为后天的发展竞争优势,抓住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新机遇,顺应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迭代更新的新趋势,适应消费升级的新要求,发挥区位条件的新优势,挖掘资源的新用途,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产业发展新空间,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要推进县域经济开放式协同发展。县域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具有完全独立性。要合理发挥地方政府组织调控经济活动的积极作用,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统筹,科学组织、合理引导县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打破“行政边界”的空间分割,加强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纵向经济联系,推进与毗邻县域的横向区域合作,构建合理的跨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将县域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城镇发展、交通建设等纳入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区域板块,成为更高层级区域空间体系、产业分工体系、城镇体系和交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县域经济开放式协同发展。
要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分类引导、分类施策、分类考核。要进一步强化分类引导、分类施策、分类考核,一县一式、一县一策,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主城区要融入城市发展的整体战略,更多承担城市地域的经济功能,加快构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城市经济结构,积极吸纳高端要素。大规模集聚先进制造业,创新服务业业态、提高服务能级,提升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重点开发区县市要更加突出经济发展功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产品主产区县市要更加突出农业产业功能,进一步调整优化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空间结构和布局,着力保护耕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成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侧重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着力生态经济和文旅经济,脱贫致富、改善民生。
(作者系西南交大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志宁)7月10日,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冰一行到平原县调研基层司法所建设工作。市委常委、政...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