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到底多珍贵
□云韶
16日,备受两岸争议的特别展览“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如期举行。该展览展出177件日本以及国外馆藏的书画作品,集中呈现颜真卿所代表的中国书法演变史。而其中,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借出的顶级展品《祭侄文稿》引发了轩然大波。
之所以有这样的争议,主要在于《祭侄文稿》的文物价值。对于书法作品,中国人讲究“人书同构”,即人品与书品是等同的。如果一个人书法技法很高,但是人品很差,他的作品是不会被人们认可的,典型的代表就是北宋的蔡京和明朝的严嵩。《祭侄文稿》之所以名垂青史,就在于书法作品技艺高超,作者颜真卿德隆望尊。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他不仅为官有声,清正廉洁,为唐代名臣,而且是书法大家,尤擅长行、楷。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形成“颜体”风格流传后世。他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称。
在我们印象中,凡书法作品,一般都是笔走龙蛇,起承转合之间尽显作者功力。虽说有真迹存在涂改的痕迹,但是占比不高。但《祭侄文稿》则一反人们的认识,勾画涂抹,满篇狼藉,不像正常的书法作品。笔毫在麻纸上摩擦,墨色时枯时浓,字形大小不一,章法聚散开合,有一种特别的视觉刺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颜真卿书写时的悲愤心情有关。
而颜真卿之所以悲愤,则是因为他的堂兄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之死。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颜真卿,基本上都是书法家的形象。他独创“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他的《多宝塔碑》更是被书法界奉为楷书的不朽巅峰。其实,在历史上,颜真卿不仅仅是个书法家,他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政治家和军事家。
颜真卿,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颜鲁公,“鲁”字既点明了颜真卿的籍贯(祖籍山东临沂),也点明了他一生扬名的所在——山东平原。
经历过开元年间的繁华,到了天宝年间,大唐颓势尽显。唐玄宗所宠爱的李林甫、杨国忠,将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官员攻讦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唐朝中央朝廷的虚弱,让一些野心家看到了“改朝换代”的机会,他们厉兵秣马,暗中积蓄实力。在这些人中,实力最强的便是安禄山。
安禄山本是胡人,因走杨国忠的门路得到唐玄宗的信任。后来他又拜杨贵妃为义母,更得玄宗皇帝的宠信,后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权势滔天。如今的北京、河北、山西、辽宁还有山东的部分地区都是他的地盘。实力渐增的安禄山窥探到了唐王朝的虚弱,他暗暗增修城墙,积蓄钱粮,准备推翻“义父”唐玄宗的统治,取而代之。
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颜真卿被任命为平原太守。
平原,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此时正在不远处的常山(今河北正定),也就是三国名将赵云的老家,担任代理太守。这两地都在安禄山的势力范围之内。颜真卿在赴任之前便觉察到了安禄山的异志。他表面上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以此麻痹安禄山,实则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并与哥哥通信互报信息,暗中备战。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河北郡县大都被叛军攻陷,只有平原城防守严密,颜真卿派人骑快马到长安向玄宗报告。玄宗起初听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叹息说:“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听到颜真卿的军情汇报之后,玄宗大喜,对左右的官员说:“我不了解颜真卿的为人,他做的事竟这样出色!”
同样出色的还有颜杲卿,在安禄山攻陷东都洛阳之后,他进军土门县(今陕西富平),形成从背面攻击叛军的行动。在斩杀叛将以后,颜杲卿收兵训练士卒,发檄文传告河北各郡县,各郡县听说后都杀掉叛军守将,远近响应,共有十五个郡都被唐军所驻守。
那时候,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就是唐朝在河北的唯一希望。两兄弟也以此自勉,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匡扶唐室,再复华夏威仪。
就在这时,不幸发生了。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颜杲卿拼死作战,但城内兵员短少,寡不敌众,御敌物资全部用完后,城池陷落,颜杲卿被俘。见到安禄山之后,颜杲卿骂声不绝。安禄山于是大怒,命人绑颜杲卿于桥柱上,肢解并吃他的肉,颜杲卿骂不绝口,叛贼钩断了他的舌头,说:“看你还能骂吗?”颜杲卿在含糊不清的骂声中遇害,时年六十五岁。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等也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可谓一门忠烈。
颜真卿此时任蒲州太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即派颜杲卿长子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颜杲卿父子遗骸,只得到颜季明头部和颜杲卿部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
恐怕颜真卿自己也不曾料到,不经意写下的这篇草稿,比他精心写出的碑碣楷书,更有艺术魅力。《祭侄文稿》被后世誉为“天下行书第二”,地位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即便这样,还有人为《祭侄文稿》鸣不平,认为传世的《兰亭序》只是唐人的摹本,《祭侄文稿》不但是唐代名人的手书真迹,其艺术水准甚至超过《兰亭序》。
颜真卿去世后,《祭侄文稿》成为中国历代书法家、收藏家争相收藏的珍品。《祭侄文稿》曾被北宋内府收藏,元朝人张晏、鲜于枢,明朝人吴廷,清朝人徐乾学、王鸿绪也先后收藏过。后来,《祭侄文稿》被送入清宫,珍藏在内府里。《祭侄文稿》上面钤满了中国历代收藏家的收藏印章和题写的跋文,是一件传承有序的颜真卿真墨宝。1949年初,《祭侄文稿》和北京故宫众多的珍贵文物一起,被国民党政府带到了台湾省,至今一直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如今,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如此珍贵的文物送到了日本展览,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开展文化交流,互借展品,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关键是,并非所有的文物都可以借来借去。环顾全球,几乎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规定,明令禁止一些国宝级的文物出境展览,尤其是那些保存难度极高、极易损坏的书画类文物。《祭侄文稿》是两岸公认的国宝级文物。自1984年起,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规定这件文物是限展品,规定每次只能展出42天,展后必须休息三年以上。这一次,在外借日本之前,《祭侄文稿》在台湾也已经十年没有露面了。
纸寿千年,绢本折半。日本在运输过程中保护得再好,湿度温度控制得再精确,此次出国对该帖造成的伤害都是不可逆的。何况,就在去年上半年,兵马俑远赴美国被毁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这一帖,可是举世无双的孤品啊。
新闻推荐
德州市派村党支部书记赵静,倾情工作,使前曹镇毛孙村由乱到治 “村民需要的,就是我该做的”
□本报记者彭彦花今年41岁的赵静,个头不高,说话燕语莺声,看上去文弱的她,已在贫困村里驻扎两年,相继担任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
平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