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全覆盖,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加快动能转换 平原: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
□王宇唐欣孙宁
传统产业如何转旧为新?新经济怎样聚木成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近年来,平原县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速度明显加快。记者走进企业一线,见证当地依靠创新驱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高质量发展。
“无中生有”,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填补行业空白
“虽然我们的年产量只有7000公斤,但科技附加值很高,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 ”谈到动能转换,山东谛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敬雪自豪地说。谛爱生物成立于2011年,主要生产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品。不到10年时间,企业就改弦更张,把这些传统产品全部淘汰。
传统制药企业不生产成药,靠啥赚钱?
在谛爱生物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指着生产线说:“这些产品供应高端制药企业使用,是新药研发成败的重要环节。这决定了我们医药中间体紧跟科技前沿,不重产量重质量的产品定位。 ”
2016年,谛爱生物与南京药石集团开展合作,成为高端药物中间体和原料药中试及生产的重要基地。值得一提的是,谛爱生物生产的中间体品种参与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的合成。目前该药已上市,临床效果非常好。2018年,谛爱生物又投资1.56亿元新建了2条制剂生产线,新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0亿元以上。
谈到转型高科技企业,人们最关心的就是科技实力。但在谛爱生物,企业从上到下对此都信心满满。刘敬雪介绍,南京药石集团凭借在分子砌块领域设计、合成和供应能力而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构建了一个品类多样、结构新颖、性能高效的药物分子砌块库,通过使用、组合这些分子砌块,可在药物发现阶段快速获得大量候选化合物用于筛选和评估,从而极大缩短新药的研制时间和成本。依托南京药石集团,谛爱生物跻身世界制药企业医药中间体主要供应商的前20位,并进一步向制剂产业进军。“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创新。通过‘无中生有’,研发最新技术填补行业空白,才能让我们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立于不败之地。”刘敬雪说。近年来,平原积极整合产、学、研等各方资源,有效促进了相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2018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达到35.1%,先后有43家规模以上企业与50多所国内知名院校开展了对接合作,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3家。
“有中出新”,点燃创新引擎提升传统产业
“你肯定难以想象,这是一家以玉米加工起家的企业。多年来,我们的产品实现了从玉米淀粉向变性淀粉、葡萄糖酸钠、D-核糖、L-核糖等高端功能性产品的延伸,年产值突破了15亿元,现已成为玉米淀粉领域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企业。 ”当山东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消息传来,一直见证企业成长的研发中心主任赵伟激动不已。
福洋生物的成名之战当属葡萄糖酸钠。葡萄糖酸钠由玉米淀粉转化而来,其产业化的瓶颈卡在菌种培养等方面。福洋生物联手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攻关有机酸绿色生产等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在连续发酵、高通量筛选等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生产成本每吨降低300元。该公司葡萄糖酸钠项目生产能力达到年产20万吨,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全球最大,技术水平在行业内也是屈指可数。
如今,福洋生物投资2.8亿元的“淀粉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已于去年7月建成投产。该项目新建一条年深加工50万吨玉米的全自动生产线,实现了对玉米淀粉、胚乳、胚芽的“一鱼三吃”。该项目立足工艺技术的智能化,较同行业一般项目能耗降低了20%,用工量降低60%。“从农产品加工到黄金产业,福洋生物以技术创新让玉米变得更有价值。 ”福洋生物负责人自豪地说。近年来,福洋生物先后承担863计划等30多项生物领域省部级以上课题;申请国家专利40项;多项成果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大奖。这是平原以科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
“小螺丝,大世界。在国内紧固件行业中,我们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 ”在山东晋德有限公司,人们对自己的产品充满自信。晋德公司由紧固件龙头企业晋亿集团投资兴建,它的落地打破了平原“三纸一化”的传统工业格局。
晋德公司落地不久就为青藏铁路生产了316万套紧固件。高速列车与铁轨接触,产生的震动容易让螺丝脱落,在高海拔的冻土层尤为突出。因此铁路部门要求铁路扣件的螺丝和螺母丝丝入扣、永不松动。晋德公司的产品达到这一标准而中标。与铁路结缘,让晋德公司在行业寒流中逆势而上。
据介绍,晋德公司可年产各类紧固件20万吨,是江北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基地,产品用于众多企业项目与国家重点工程。
“我们已经‘火’了10多年,要想继续‘火’下去,就必须创新。 ”晋德公司负责人说。一个集“平原号”集装箱班列高速物流、五金仓储物流物联网系统应用工程、高强度紧固件工程中心研发平台、连锁加盟五金超市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综合体,必将让这个“火”了10多年的老企业,焕发新的活力。 2018年,平原实施福洋淀粉系统升级改造、泰鼎15万吨高档瓦楞原纸等技改项目70个,完成投资30亿元,一批骨干企业加速迈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效化。
“加减乘除”,强化企业主体优化营商环境
平原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充分调动企业开展新旧动能转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减”降低企业成本,用“乘”强化科技驱动,以“除”破解制度性障碍。
做加法——采取措施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据介绍,平原聚焦“四新”“四化”,围绕“4+6”产业体系,筛选了46个项目列入县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其中13个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库;通过承办2018鲁台现代产业合作恳谈会、第三届“智兴平原”等活动集中开展双招双引,新开工润耀新材料、纺兴复合纤维等招商项目2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4个;新增信谊制药、京新药业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组织申报省级创新平台14个、市级20个;史丹利化肥获批山东省院士工作站,147家骨干企业纳税增长27.04%。
做减法——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为经济发展留出新空间。“如果没有清理闲置用地,这个项目就无地可批了。 ”平原县开发区负责人介绍。由济南齐民投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的京德智能产业园项目将在平原建设第四代工业园区,所占土地是去年盘活低效闲置用地专项行动中清理出来的。原项目办理部分手续后一直未开发建设,现由该项目盘活利用。目前,该项目已启动建设,中航航空电子、北斗星通、云环智能等16个项目已达成入驻意向,实现了“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的双向结合。
据悉,平原已清理盘活各类闲置低效用地3600多亩,完成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实行“一区多园”产业集聚发展模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开始招商,化工园区通过省级认定。
做乘法——着力补齐各项短板,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乘数效应”。据了解,平原整合投融资、财税、土地等资源,并出台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品牌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文件,其中为引进人才就出台了“人才新政40条”,先后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李天来等高层次人才26人。
做除法——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据介绍,平原正在推进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扎实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全面推行行政服务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一线连通、一次办结“五个一”集成服务,“3545”专项改革基本完成,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744家,基本实现了“一次办好”全覆盖。平原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成功组建行政审批局,实施容缺受理、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并联办理、联审联办等方式,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激发了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积极性。同时,平原还组建投资、财金两大投融资平台,实现融资16亿元。
新闻推荐
汇鑫生物浆纸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州沪平永发造纸有限公司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
山东省平原县人民法院于2018年11月26日作出(2018)鲁1426破1号之三民事裁定书,裁定自2018年11月26日起对汇鑫生物浆纸股份...
平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