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富了,支部威望高了

德州日报 2018-07-07 10:13 大字

[摘要]三唐乡刘屯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

□姚向阳荆艳

近日,笔者来到平原县三唐乡刘屯村,只见一个个写着“蔬菜交易市场”的牌子立在路边。走进蔬菜交易市场,笔者看到,工人们正将西葫芦打包装车,送往北京、石家庄、河南等地;大棚内,村民们正在采摘西葫芦,大家有说有笑,忙得不亦乐乎。“现在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都种上了大棚,早晨天不亮就来干活,收益和原来种地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刘屯村党支部书记侯学军说。

然而在2015年以前,村里却是另外一番光景。当时的刘屯村是省定贫困村,有贫困户16户,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里没有产业,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属于名副其实的空壳村。2014年7月,侯学军担任刘屯村党支部书记,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村里的现状。他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穷会滋生很多问题,如果能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侯学军一语中的。

刘屯村共600余口人,2000余亩耕地,但土地盐碱化严重,种庄稼收益并不高。为调整种植结构,尽快带动百姓脱贫致富,上任后,侯学军就带领村干部多次外出参观考察,发现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大有可为。 2015年底,在省派“第一书记”和三唐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刘屯村建起了第一批16个冬暖式大棚,全部种上了蔬菜。

万事开头难。建设初期,村民积极性并不高,村党支部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学习,打开眼界;邀请专家驻村讲解,实地操作……“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建了两个大棚,没想到第一年就赚了七八万,比在外打工强不少,现在楼也买了,车也买了,我计划明年再建一个大棚。 ”村民刘伟新告诉笔者。

大棚种植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也让该产业不断壮大。 3年时间,刘屯村共建起42个冬暖式大棚和12个春秋拱棚,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1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该村也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去年年底,为拓宽蔬菜销路,该村申请了重点乡镇扶持资金,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占地17亩的蔬菜交易市场,菜农在棚里摘了蔬菜,不用出村就能把菜卖掉。“原来卖菜一早就得出去,到了中午才能回来,现在不用跑那么远的路了,半个小时就能把菜卖光,而且给现钱,省时省力还放心。 ”菜农刘凯感叹。“这个市场辐射周边20多个村的菜农,很多慕名而来的菜商也入驻了,菜农不愁卖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返乡加入到大棚蔬菜种植的队伍里来。 ”侯学军说。

如今的刘屯村,家家有事干,人人有活忙,村民腰包鼓了,村党支部的威望也高了。在村内组织修建文化广场和道路时,村民自发当义务工,没要一分钱;令侯学军最欣慰的是,在党支部的号召下,村民自愿捐款6万余元,建成村里的集贸市场。

新闻推荐

“扶贫车间”办到家门口

“村里建了这个服装加工‘扶贫车间\’,让我们在家门口上了班,一个月拿2000多元,照顾老人孩子、干农活啥也不耽误。”6月29日...

平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