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齐鲁民间相传弹鼓舞起源于清朝晚期宁津县时集镇前焦村,主要流传于当地周边的时集镇、大柳镇、虎皮张乡和后王乡一带。据非遗传承人焦长海介绍,是由乐陵县一位来宁津县
弹鼓舞表演农民在排练弹鼓舞□岳音
山东民间舞蹈是山东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齐鲁文化特色,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族民间舞蹈的重要代表之一。山东民间舞蹈一般分为秧歌、鼓、灯、祭祀和假形五个种类,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审美特征各具特色,形成了端庄大方、厚重朴实、豪爽洒脱、刚柔并济的风格特点。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山东“三大秧歌”系列,成为山东地区民间舞蹈的重要代表性艺术形式,在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创作、表演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地位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根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1983年普查表明,山东地区的民间舞蹈艺术有200多种形式,除了秧歌之外,还有诸多其他不同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它们踏过历史的进程,舞过岁月的时空,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适应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曾经极为有限的环境条件下,顽强地生存、传承、延续着。
弹鼓舞的起源
弹鼓舞是山东民间“鼓舞”的表演形式之一,民间相传起源于清朝晚期德州宁津县时集镇的前焦村,主要流传于当地周边的时集镇、大柳镇、虎皮张乡和后王乡一带。关于弹鼓舞的产生背景,根据非遗传承人焦长海介绍,是由乐陵县一位来宁津县做农活的长工所传授。
关于“弹鼓”名称的由来,当地民间主要有四种解释:其一,因“鼓鞭”用柳条或竹条制成,击鼓时富有弹性,故称作“弹鼓”;其二,因“鼓内”和“鼓鞭”上分别装有弹簧,相击时发出“噔噔”“当当”的声音,被称为“弹鼓”;其三,因“鼓内”放一些豆粒,击鼓时豆子跳动起来发出声响,故叫做“弹鼓”;其四,因舞蹈中有“弹跳”的动作,所以得名“弹鼓”。根据当地民间老艺人们讲,过去在“鼓”内和“鼓鞭”上装有弹簧或五谷(豆粒),属于最原始的“鼓”“鞭”道具形态,这种制作方法以后逐渐消失了。根据现场实地考察,目前的弹鼓舞道具是沿用了初时牛皮纸做鼓面、竹条做鞭子的制成方法,这种以“鞭”击“鼓”的舞蹈形式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山东民间舞蹈极富个性的表演形式。对于为什么用牛皮纸做鼓面,用前焦村弹鼓舞传承人焦立林的话来说,老百姓就是图个“穷乐呵”。从另一角度看,鼓的制作材料延用至今,恰好说明弹鼓舞的原生态样貌保存较好。
代代口耳相传
自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弹鼓舞已经走过14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初,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的音乐家王玉西专程到宁津县进行调研,对当地原生态的弹鼓舞进行了采风、录制和排练,并于1956年参加了河北省的民间舞蹈汇演。之后20来年,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弹鼓舞的传承发展曾经几次中断。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需求蓬勃发展,当地又恢复了跳弹鼓舞的传统,并于1979年参加了山东省民间舞蹈汇演,让这一民间艺术瑰宝重焕新颜。1980年前后,弹鼓舞多次参加德州地区和宁津县的文艺演出,使这一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得到了重视和保护,为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下了良好基础。
宁津县是久负盛名的蟋蟀产地,自上世纪90年代起,县政府每年都举办蟋蟀文化节,在这项民俗活动中,弹鼓舞的表演得到了新的开拓与提升。在原生态的基础之上,创作者对舞蹈的角色、动作、队形、音乐进行了一部分创新,使之有了新的艺术面貌,受到当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民间舞蹈与民俗活动的有机结合,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前焦村弹鼓舞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2014年,弹鼓舞参加了由山东卫视和宁津县政府联合制作的鲁北抗日题材电视剧《大刀记》的拍摄,走向了更高的艺术展演平台。在该剧中,弹鼓舞以独有的民间舞蹈语言和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展现了宁津人民勤劳质朴、勇敢豪气的性格与精神特质,使弹鼓舞的艺术魅力被更多的观众所了解和喜爱,也无疑为弹鼓舞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宣传与推广作用。
弹鼓舞自产生至今,一直延续着代代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始终呈现开放性状态。宁津县时集镇前焦村作为弹鼓舞的发源地,村里的男女老少对于弹鼓舞个个喜爱有加,人人都能舞上一段。在舞蹈传承上,不保守不排外不局限,传内也传外,传男也传女。无论家族、本村,还是外乡人,只要喜欢都可以学跳弹鼓舞,形成了一种家传、村传、外传的多元化传承模式。由于民间舞蹈是一种非语言文字的文化艺术类型,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因此,植根于鲁西北大地的原生态弹鼓舞,历经时代变迁而保持长久不衰。这种开放性的传承模式,充分体现了齐鲁文化的大气、开放、包容的精神文化品格。
根据实地考察了解,现在前焦村的弹鼓舞传承人年龄最长者72岁,最小者12岁,并按辈分年龄进行传承。我们从传承人的谱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弹鼓舞的传承呈横向和纵向两个路线,横向指共时的延伸状态,纵向指历史的延续状态。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在前焦村学跳弹鼓舞是一种群体性的现象,每到冬闲、逢年过节和遇到好年景、喜庆事、庆胜利时,村民们就纷纷相约跳起心爱的弹鼓舞,通过奔放的肢体和朴实的情感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这种源自于内心驱动力所迸发出的舞蹈形态,与自然淳朴的村落和散发着泥土味儿的土地,构成了一幅天、地、人的自然和谐画面,体现了前焦村人共同的人生观、良好的社会关系和整体的审美心理,表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由衷喜悦赞叹之情,成为前焦村父老乡亲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文化大餐。
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弹鼓舞的角色最初仅有“鼓”和“伞”两种,均由男性表演。上世纪50年代初,经过河北省音乐家王玉西和宁津县文化馆员黄巨泉的整理加工,又增加了“扇”的角色。目前,弹鼓舞的表演人数一般由18或20人组成,多则不限。舞时,男女分列两队,前面各由一名“伞”角领队,动作稳健大方,从容洒脱;“鼓”角左手执扁鼓,右手执鼓鞭,边舞边击扁鼓,动作质朴豪放、矫健有力;“扇”角右手执彩扇,左手执彩绸,边扭边舞绸扇,舞姿轻盈柔美,兼有配合“逗乐”的特殊作用。在弹鼓舞的表演队伍里,“伞”角作为引领者,常用动作有七步踢伞、旋风转伞、扫地掏伞、空中抛伞和对对伞等。“鼓”角是舞队里的主要角色,舞蹈表演中非常富有特色,主要动作包括击鼓、跑鼓、蹲鼓、转鼓、窜鼓、叉鼓、踢鼓、肘鼓、骑驴翩腿、打圆圈、打格子等。“扇”的角色是后来新加入的,基本动作有翻扇、打扇、肘击扇骨、蹲步遮阳、扬扇内旋、鼓对扇、伞对扇等。弹鼓舞的常用队形有“走圆场”“跑8字”“排五星”“大斜排”“二趟街”“满天星”“四扇门”“双磨眼”“推磨”等,两队时而穿插而行,时而对面而舞,时而并排前行,队形变化丰富,线路调度流畅,充分表达了农民的欢庆喜乐心情。
弹鼓舞的伴奏乐器最初有鼓、锣、钹、铙、璇子、笛子、唢呐等,鼓点与音乐并存,后因缺少吹奏人才等原因,在传承过程中唢呐和竹笛逐渐消失。目前的伴奏乐器只剩下打击乐,其节奏特点主要是附点音符、休止符和弱起节拍。打击乐在伴奏中音量宏大,音色丰富,通过节奏、强弱、音色等变化,来烘托舞蹈气氛,调动舞蹈场面和舞者的情绪。由鼓、锣、镲、钹、铙等乐器组成的民族打击乐,也是整个山东地区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舞蹈动作协调一致、交相辉映,具有鲜明的齐鲁地域文化艺术特色,在民间舞蹈的表演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功能和作用。
山东地区的鼓舞源远流长,品类十分丰富。在《中国汉代画像舞姿》一书中,山东画像石的数量居首,在济南、济宁、曲阜、临沂、聊城、微山、滕县、沂南、莒县、肥城、嘉祥、安丘、历城、苍山、汶上等地的汉画像石中,几乎都能看到“踏鼓”“建鼓”“鼗鼓”等著名古代舞蹈图案画面,对后来齐鲁大地鼓舞的产生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山东地区民间流传下来的除了弹鼓舞,还有蹦鼓、短穗花鼓、磁村花鼓、鲁南花鼓、善鼓舞、架鼓、福山雷鼓、八卦鼓等鼓舞形式。
在山东的秧歌及其他民间舞蹈中,也有各种不同的鼓舞表演样式。在这些鼓舞中,无论是纯鼓舞,还是以鼓为主体的鼓舞,或是非以鼓为主体的鼓舞,其制鼓、执鼓、击鼓的方法各不相同,舞蹈风格各异,但均具有齐鲁大地豪爽洒脱、刚柔并济的风格特点。弹鼓舞作为一种以鼓为主体的鼓舞,它的主要特色有三方面:一是在制鼓方法上,牛皮纸做鼓面,直径约35厘米,柳木板做鼓帮,宽约10厘米,其形状与大小类似于山东鼓子秧歌中的鼓,被称之为扁鼓;二是在执鼓方法上,左手伸进鼓帮上约10厘米长的皮带或布绳把手中,五指抓握扁鼓,轻捷方便,易于舞动;三是在击鼓方法上,右手执短鞭,配合左手做上下左右各种击鼓动作,舞姿富有变化。在山东民间的鼓舞中,除了弹鼓舞之外,以鞭击鼓的舞蹈形式还有短穗花鼓和磁村花鼓,但后两者的特点是鼓的造型似腰鼓,用双手执鞭击鼓,鼓挎在腰间或背在身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身体的活动空间。而弹鼓舞的不同之处和优势是单手执鞭击鼓,这种击鼓方式解放了对人身肢体的限制,做起舞蹈动作来更加灵活方便,在空间利用和艺术潜能方面,更能够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发挥。因此,弹鼓舞的持鼓和击鼓方式,使舞者的动作舒展大方,步伐连贯流畅,非常具有个性色彩,在山东民间鼓舞中显得弥足珍贵,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武舞”遗风
弹鼓舞作为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具有典型的农耕文化特征和齐鲁文化蕴涵,舞蹈风格具有着鲜明的山东地域特色和“武舞”遗风。无论舞容舞貌,还是民俗特色,都充分展现了山东人大气豪爽、质朴淳厚、阳刚俊俏的气质形象,是山东民间舞蹈中独树一帜的表演形式。
从基本舞蹈动作来看,弹鼓舞以“鼓”的角色为主,具有男性的动作特征与武舞属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齐鲁文化开拓进取、阳刚奋勇、豪放洒脱的深层文化蕴涵。宁津县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属于齐国,齐国崇尚实力,尚武精神发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因此,潜移默化延续形成了当地具有鲜明特色的兵家文化传统。这种尚武精神与兵家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代人的思想观念,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一种气场张扬、刚劲洒脱的民间舞蹈艺术的表达。同属鲁北地区的商河鼓子秧歌、济阳鼓子秧歌、陵县的蹦鼓、夏津县的架鼓等,都是以男性角色为主体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其舞蹈风格均带有明显的武舞性质,充分说明了以管仲、孙武、孙膑为代表的齐国军事文化思想,深深地扎根于鲁北大地和后人的血脉骨子里面,为当地民间舞蹈的产生与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和艺术精神气质,并绽放出齐鲁民间舞蹈艺术的泥土芬芳之花。
新闻推荐
宁津讯(崔秋芬赵琳)近日,一名自称“九华山大师”的男子在宁津县假冒僧人招摇撞骗被公安机关抓获。该男子被宁津县公安局依法...
宁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