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申领临时身份证仅需10分钟

德州日报 2017-12-27 10:15 大字

[摘要] 宁津公安局户政部门加大改革力度,精简审批项目、优化服务流程——

12月10日,家住宁津县柴胡店镇的王女士来到辖区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身份证业务,因为办证期间需要外出,没有身份证很不方便。民警了解情况后,仅用时10分钟便为其办理了临时身份证。然而,推行“放管服”之前,群众必须去县城的宁津县公安局办理,要多花几个小时。

宁津公安局户政部门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工作精神,不断精简审批项目、优化服务流程、细化服务标准,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新举措,促进了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提高群众满意度。

下放审批权限,民警从“倒倒手”变“负总责”

12月21日,宁津县公安局柴胡店派出所民警闫谡来到辖区养老院,向孤寡老人孟某带去过冬衣物。

两人结缘要从几个月前说起,今年10月,闫谡在辖区走访时,周围群众反映年过七旬的孟某一直孤身一人在一处老砖厂的破房子里生活,村干部想帮他办理低保却发现他没有身份证。经过进一步调查,闫谡发现孟某至今未办理过户口,且患有轻微耳聋,不愿与人交流。

为帮助孟某早日摆脱无户口的困境,闫谡连续在村庄走访4天收集补录材料,经公示后进入德州市人口管理系统,将老人信息录入。录入两天后,孟某户口顺利办理完成,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老人顺利领到了低保且住进了辖区养老院,多年不愿交流的孟某竟向闫谡竖起大拇指,连声说着“谢谢”。

事后,闫谡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户籍业务审批“权限下放”,这样的户口补录手续至少要花上半个月甚至更久。自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来,宁津公安局将审批权限下放到基层民警手中,改变以往办理户口业务需要往返县公安局、市公安局多次的现状。通过德州市人口管理系统,基层民警可以在收集全材料后直接上传、审批,减少群众补录户口的时间。

下放权限不等于放松监管,宁津县公安局定期对基层民警办理业务进行监督审核,定期打分。民警办理业务从以前的“倒倒手”变成了“负总责”,对相关材料的审理更加严格,提高了办案质量。

借力“互联网+”,户籍管理更主动

“流动人口可以通过户籍管理网站申请添加,咨询业务可以给值班民警发微信。”12月22日,民警杨洪健在城关派出所户籍管理微信群中发布了一条信息,多名群众发来咨询,他都一一回答。

随着宁津县城镇化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呈现增长快、集聚性强、流动迅速的特点,如何创新政策宣传模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成为困扰民警的难题。

以城关派出所为例,该所地处县城,流动人口业务办理量占到全县近九成,传统的“扫街登记”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借力“互联网+”,城关派出所将户籍管理与微信、微博等互通互联,建立多个户籍管理微信群,将辖区旅馆从业人员、租房户等拉入微信群,及时发布户籍新政策。

以微信群为依托,民警发现基层问题更快捷精准。今年11月,群众在微信群中反映阳光巴黎岛小区有人私搭电线,户籍民警迅速与社区取得联系,对反映问题进行处理,获得群众称赞。

便民服务措施落实到细节

近日,宁津县柴胡店镇某村村民李某来到辖区派出所,称其17岁的儿子因长期患病不能下床,无法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请求派出所提供帮助。户籍民警接到群众诉求后,当日就与李某取得联系,并约定上门服务时间。第二天上午,户籍民警携带照相设备来到李某家中为其儿子采集了身份证办理信息。几天后,户籍民警将办好的身份证送到李某家中,躺在病床上的孩子看着自己的身份证,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宁津县公安局针对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群众不方便去派出所办理户籍业务的实际,专门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实行登门服务、送证上门。今年以来,该局共上门发放身份证200余个,解决群众疑难问题180余件。

不仅如此,宁津县公安局开通民生警务平台、派出所QQ警务等平台,通过网上多种途径,接受群众预约办理证件,延长服务时间,扩大服务半径。

□本报记者董建新本报通讯员崔秋芬赵琳

新闻推荐

大柳镇持续抓好环境整治工作

本报讯近阶段,大柳镇扎实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抓实抓细环境整治,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该镇一是持续加大投入,注重保障到位,始终保障人员、资金、设备投入,做到对省道、县道、村组道...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