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免费人工耳蜗帮女儿找回“声音”

德州日报 2017-08-31 09:14 大字

红秀、红锦是我一对双胞胎闺女的名字,这样取名,就是希望她们能有个锦绣前程。自从她们接受了人工耳蜗手术,我越来越觉得这名字取对了。

我家条件不好,36岁才结婚。虽然媳妇听力不太好,但是勤劳肯干,跟着我一起种地养家,还帮着照顾瘫痪在床的老父亲。日子虽不富裕但却十分和睦。

2014年,妻子怀孕并顺利生下一对双胞胎闺女,那年我已经48岁了。老来得女,别提多高兴了,我给老大取名红秀、老二叫红锦。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她们对声音不敏感,手机放在耳边,铃声开得特别大都没有反应。

我和妻子连忙抱着她们先后到县里和市里的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孩子是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我不甘心,找亲戚朋友借了钱,抱着孩子跑到北京天津的大医院求医问药,医生都说是先天遗传的,趁着年纪还小,建议做人工耳蜗手术。

人工耳蜗再加上手术费总共要20万元,还不算后期的康复治疗费,两个孩子少说也得50万元。我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眼看着她们越长越大,聪明可爱,但是听不到也不会说,我只能偷偷掉泪,埋怨自己不争气。 80多岁的老父亲也整天唉声叹气。

2015年,我去县残联给孩子办残疾人证,工作人员告诉我政府有帮扶政策,可以免费为0至6岁的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康复救助。我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赶紧询问怎么报名申请。

那段日子,我在宁津、德城、济南来回跑,填申请、带着姊妹俩做评估,想到她们有救了,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红秀、红锦都被列入救助计划,于2016年先后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成功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费用全免。

孩子们刚做完手术是听不到的,必须开机后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更让我们高兴的是,这笔康复治疗费也是全免的。孩子们手术恢复后,先后到德州育红聋儿语训中心康复学习,因为我家情况特殊,学校还免除了姊妹俩的保教费和伙食费。

红秀第一次听到声音就是在语训中心,老师在一旁敲鼓时,她突然向声音的方向转了一下头,看到这一幕,我的眼泪立刻掉了下来。在老师们的耐心帮助下,红秀不但能听到声音,还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了。红锦手术晚一些,现在对声音也有反应了。学校放假的时候,孩子们回家来,还能学着叫声“爷爷”,虽然声音很小发音也不清楚,可老父亲特别高兴,还流下了眼泪。

孩子的变化让我觉得生活一下子又有了奔头。去年村里为我家办了低保,我除了种地以外又找了几份零工,想为孩子多攒点钱。等我的红秀红锦慢慢好起来,以后上学学了知识,我们一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刘光涛、孟娟对此文亦有贡献)

德州市不断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

今年上半年

新闻推荐

——宁津县保店镇陶庄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开展土地集中经营探源

土地规模经营的新路子

宁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