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喜欢菊花 不需理由

市场星报 2019-12-02 08:41 大字

[摘要]喜欢菊花 不需理由

因为菊花不与百花争春,不畏霜寒风冷,单独开放在草木凋零的秋日,而且还开得那么美丽、那么娇艳、那么百态千姿风情万种,这就难免让人倍加喜爱了。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爱菊之人。

众所周知的是“晋陶渊明独爱菊”。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唐朝诗人白居易也喜欢菊花的性格,他这样《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宋朝诗人杨万里也有类似的《咏菊》诗:“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朝女诗人朱淑真,则喜欢菊花的清高。她写道:“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晚唐时起义造反的“冲天大将军”黄巢,索性在诗里把自己和菊花合而为一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也写诗赞美菊花道:“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这不就是革命者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么!

其实,多数人喜欢菊花不需要理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每年重阳节来临,他们就采来菊花,插在头上:“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重阳节头插菊花的风俗,从那时就沿袭下来。《析津志》载,中秋过后,大驾自上京返大都,皇帝、大臣及随行人员,人人头上都要簪上一朵紫菊花或是金莲花。有词句为证:“九月登高簪紫菊,金莲红叶迷秋目,万乘时还劳万福。”

菊花被更多城市、更多人民所喜爱,还是在当下。北京、太原、德州、芜湖、中山、湘潭、开封、南通、潍坊、彰化等市,以菊花为市花。菊花还是日本国花。

新闻推荐

德州农商银行“精准滴灌”民营经济发展

德州农商银行致力于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利用产品设计,释放金融活水,金融甘霖滋润民营经济的“绿色画卷”,让“民营经济”解...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