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村的笑声 记国网德州供电公司驻大江村“第一书记”徐秀玲

大众日报 2019-10-24 09:39 大字

□ 王衍 左丰岐

“咚咚锵、咚咚锵……”10月16日,在德州市陵城区糜镇大江村文化广场,伴随着广场舞响亮的音乐、欢快的锣鼓点儿声,男女老少的欢笑声响彻秋日的田野。

在热闹的人群后面,国网德州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徐秀玲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今年5月,徐秀玲走马上任,短短5个月时间,她为村里改电、上项目、搞建设……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赢得了乡亲们的口碑。

“换了新变压器,浇地电足了、家里灯更亮啦!”大江村村民江圣宾谈起供电公司改造的农电项目时赞不绝口。

来到大江村后,徐秀玲了解到该村的电网还是30年前建设的,供电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可靠性差。于是,她立即向公司作了专题汇报,公司党委专门研究帮扶计划,安排制订了改造方案。

今年7月12日,投资96万元的大江村电网改造项目完成,满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也为即将建设的光伏电站、加工业以及脱贫项目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受到群众称赞。

“改造陈旧的电力设施、努力增加集体收入、提升村民的精气神……”驻村后,徐秀玲在完成电网改造后,进一步制订了促经济、惠民生的精准帮扶措施。

在大江村村委会办公室的前面,有一处约100亩的废弃池塘。如何将这片闲散资源利用起来,徐秀玲动起了脑筋。

在她的多方奔走下,最终确定,将这片池塘打造成集蓄水灌溉、生态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水系项目,预计11月份可竣工投产。

徐秀玲通过争取省公司扶贫资金,帮助村里引进了一处20千瓦的光伏电站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以上,预计11月底可运营投产。

她还积极联系国网电商平台,协助销售各种农副产品,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目前,已有石磨面粉等4款农产品成功上线。“争取两年之后,大江村的农副产品可以创出自己的品牌,实现村集体可持续收益。”徐秀玲说。

“村里的路灯老化不亮了,村民没有文化娱乐项目,村图书室的图书需要更新了……”徐秀玲挨家走访,认真记录着村民的各种期盼,一件一件帮大家解决问题。目前,50基太阳能路灯已经到位,预计11月底即可投入使用。

为解决村民文化娱乐项目不足等问题,徐秀玲申请置办了音响和锣鼓等娱乐设施,组织村民们跳广场舞。她还积极协调公司各部门,为大江村捐赠学习桌椅、资料橱等办公设备23套,并配备了科普图书和儿童读物30余本。

如今,每到傍晚,大江村广场上便热闹起来,音乐、锣鼓和乡亲们的欢笑声,使整个村子充满了活力。

新闻推荐

德州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成立

10月12日至13日,德州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暨2019年度超声医学学术交流会举行。德州市卫健委医政医管科科长庄霞、副科...

德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