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垃圾分类、看新闻联播、绘制地图……德州市中小学生暑假作业丰富多彩 实践体验式作业受追捧

德州日报 2019-07-24 09:03 大字

□本报记者曹清见习记者刘潇

7月21日,德州市第七中学初一年级“大爱夕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教师和学生带着满满的爱和关怀,走进康宁老年公寓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老年公寓里,有的学生和老人下棋,有的和老人聊天,还有的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让老人们感受到真切的关爱和关怀。

目前,德州市中小学已经进入暑假模式,学生的作业除了背单词、做练习册、写作文外,还新增了不少与时俱进的新元素。学习垃圾分类、看新闻联播写短评、绘制地图……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式作业成为不少学校布置暑假作业的首选。

放假前,德州市运河小学的每名学生都收到了《暑期学生活动安排》,其中规定了要每天做一项家务劳动,并记录下来。“今天我给爸爸妈妈做西红柿炒鸡蛋。可当我把鸡蛋一一打进碗中时,蛋液飞得‘金光四溅’……炒西红柿时,红红的西红柿汁溅得到处都是……”四年级学生孔伟森在日记本上详细记录了自己炒菜的经过,在享受成果的同时,体会到劳动的不易。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成为全网热词。德州九中初二年级的暑假作业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尝试在家进行垃圾分类,并用图片记录下来。政教处主任马丽霞认为,这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环保的力量,明白垃圾分类的真正意义。

对德州十中的学生来说,今年暑假和以往有些不同。“今年的暑假作业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将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写成新闻日记或短评。在培养爱国情怀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团委书记于忠林介绍,青少年积极关注国家发展,也是“少年强则国强”的体现。

除实践体验外,阅读、运动、旅行也成为暑期的关键词。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学校开展教师阅读、学生阅读和家庭阅读,教师、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升;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制定的《暑假生活课程指导手册》,要求学生每天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则开展“读懂一座城”暑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适时适当进行“德州游”,作业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手绘一份地图、拍摄一组照片、介绍一种美食……

新闻推荐

入中伏 迎大暑 德州市进入雨季

本报讯(记者王志冕)7月23日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谚语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的说法,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到来,高...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