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镇引导农业合作社由单纯粮食种植向特色种植发展 村民腰包鼓了集体收入高了

德州日报 2019-07-19 09:17 大字

7月5日,在陵城区滋镇马家村南马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菜地里,社员们正在忙着采摘菜花。“这一上午,我和搭伙的同伴儿一共摘了650公斤菜花,收入130元。 ”67岁的村民金洪荣高兴地说。她告诉记者,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她的6亩地加入了村里的农业合作社,每年每亩有780元的土地租金收入,加上在合作社打工,一年能有近万元的收入。

南马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9月,57户村民入股,共有土地230亩。 2018年,他们全部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除去成本,村集体增收6.5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李辉亭把部分资金投入到铺设地下浇水管道,购买灌溉设备,完善了村里的农业基础设施。

今年年初,滋镇党委、政府引导党支部领办创办的9家合作社进一步转型升级,由小麦、玉米等粮食种植,向经济效益更好的特色种植发展。南马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行动,在麦子收割后种植蔬菜,其中家宝三号茄子、夏松菜花套种50亩,红根韭菜20亩;他们还接了10亩生菜球儿的订单种植,回收价格在每亩5000到7500元。

5月,南马农业专业合作社转型初见成效,滋镇党委、政府在马家村召开了3次观摩研究会,总结推广马家村做法。“预计今年全部收入在90万元左右。去年合作社给农户每亩780元的租金,今年收入提高了,准备给大家进行二次分红。 ”李辉亭介绍说。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滋镇发挥“双创”服务中心的作用,全镇实行统一供种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物资供应、统一飞防、统一销售服务;聘请技术人员进行田间现场指导,上半年共举办5次蔬菜技术集中培训;组织57名村党支部书记到临近县市农业先进镇参观学习;成立“滋镇菜花产业发展交流群”,为群众提供种植、培苗、销售等服务指导。与山东广播电视台“好品山东”栏目建立合作关系,全部实行订单收购,合作社生产的蔬菜全部销往济南各大超市,解决了合作社在销路上的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该镇新增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25家,总面积超过2000亩。各村农业合作社种植菜花300亩、胡萝卜80亩、蜜薯100亩、韭菜50亩,还有芹菜、葱、白菜等蔬菜。“集体经济壮大了,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方面才有能力、有底气,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会逐渐增强。今年我镇加速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力争每村年收入不少于3万元、消灭村级集体收入‘空壳村\’。 ”滋镇党委书记孟广芬介绍说。

新闻推荐

汽车自燃变“烂铁”

本报讯(记者刘臻通讯员张晓琳)7月16日9点11分,德城区幸福大道附近一辆汽车起火,现场浓烟滚滚。德城区消防大队接警后,立即派人...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