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二科主任王宝珏,精心钻研“保乳”术,从医23年惠及百余名女性 为乳腺癌患者留住健康和美丽

德州日报 2019-07-18 10:27 大字

□见习记者刘潇本报通讯员任天瑜

“7月8日, 5台重要乳腺手术;9日, 43个门诊病号; 10日, 6台重要乳腺手术……”这是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宝珏连续3日的工作安排表。

“为人医者,只要病人有一丝希望都要拼尽全力。”王宝珏已不记得自己医治了多少乳腺疾病的患者。如果说人生如棋,王宝珏落子无悔,他执着于乳腺医学事业23年,将许多患者的“死棋”弈活。

术业专攻 致力“保乳”术

7月9日下午,记者见到王宝珏时,他正在为一个又一个门诊病号解疑答惑。“王医生头发花白,但看不出一丝倦意,面对我们总是笑着。”一位多次前来问诊的患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1996年7月,王宝珏从山东省潍坊医学院毕业,从此与乳腺医学结下不解之缘。从医之初,王宝珏便持有挑战传统和权威的精神,他始终认为,传统乳房切除术,对女性来说,无论从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巨大创伤,所以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乳腺癌患者而言,保乳手术不失为一种最优选择。

因此,从2003年开始,王宝珏广泛阅读临床专业医学书籍,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多次外出进修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尽量缩小自身与同行的差距,及时掌握国内外的最新科技动态,吸收新知识,引进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并有所创新。“去年上半年,我在天津肿瘤医院乳腺中心进修学习,这次经历让我对乳腺癌治疗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知。”王宝珏称,从现代医学角度讲,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不能搞“一刀切”,每名患者都有不同的疗法,如果患者适合采用保乳治疗,必须要攻克所有难关为其保乳。

精益求精 立足学科前沿

作为疾病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多年来王宝珏始终立足于乳腺疾病治疗领域的前沿,以科学、严谨、求实和创新的态度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并总结整理出一整套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理论知识,根据乳腺癌在早中晚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治疗,挽救了众多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命,通过手术整形弥补了患者的身体缺陷。

几个月前,王宝珏接诊了一位年仅30岁的中期乳腺癌患者,这个病例让王宝珏记忆犹新。他回忆说,当时不仅病情错综复杂,患者本身更是忧虑重重。王宝珏为其制定了保守手术和术后综合治疗相结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经过多次讲解沟通,终于打消了患者的后顾之忧。最终,保乳手术取得成功。“王主任,谢谢你。在这里看病,放心!”患者激动地哭出声来。

无独有偶,曾有一位45岁的女患者,因右侧乳腺肿物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术前进行穿刺检查时确诊为乳腺癌。经过MDT多学科会诊以及术前综合评估,结合患者自身实际,王宝珏当机立断,为患者实施乳房再造,成功为其重塑右乳。

正是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王宝珏更加自信从容,专业游刃有余,成为市第二人民医院乃至德州乳腺病治疗领域带头人。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