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镇高家村村民王德刚在镇政府帮助下找到增收路 贷款养牛摘掉穷帽子
□本报记者彭彦花本报通讯员王安毅
4月12日,记者走进陵城区滋镇高家村村民王德刚的家中,看到他正在清理院里的牛棚。小院打扫的干净整洁,种植了草莓和月季花。“王德刚通过镇上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已经在去年年底脱贫摘帽了。 ”村党支部书记韩国华介绍说。
今年51岁的王德刚命运多舛,他的父母和妻子前些年患癌相继去世,留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他自己身患糖尿病和心脏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几年来,他种着9亩地,除了还债还要供儿子上大学,日子过得格外艰难。“2015年,得知自己被列为扶贫救助对象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要不是这一身的病,咱肯定不能当个贫困户。我就想着赶紧努力挣钱脱贫。 ”王德刚说。
2016年7月,滋镇党委政府帮助王德刚争取到5万元扶贫贷款,帮他购买了5头小牛。每天5点多,王德刚就起床收拾牛棚、喂草喂料。镇上的工作人员还经常为他送来养殖技术的相关资料。经过一年的精心喂养,每头牛以1.5万元的价格卖出,去除成本,每头牛收益3000元。之后,他每年都购买5头小牛喂养,每年收益1.5万元;种植的9亩玉米、小麦年收益在8000多元。为了帮助王德刚,村里还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让他在村里担任保洁员,每月工资500元。“王德刚踏实肯干,每天天不亮就去清扫,经常受到村民们的表扬。 ”韩国华说。“如今,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云南参加工作。这些牛既是我的伴儿,也是我晚年生活的保障。 ”王德刚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新勇)4月20日至21日,山东省装配式施工技术研讨会暨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观摩会在德州市召开。此次会议由山东省装配...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