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产妇的“守护神”

德州日报 2018-10-09 09:07 大字

□本报记者石少军本报通讯员李红

她在妇幼战线工作32年来,参与治疗的孕产妇不计其数,她用贴心的服务和高超的诊疗技术,真正做到了让患者“信任而来,满意而归” 。 32年来,她一次次为患者打开希望之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医者的情怀与担当,她就是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产科专家王万玲。

母婴平安健康,是她最大的快乐

“这是一个迎接新生命的地方,更是一个高风险的地方。 ”王万玲说,二胎政策放开后高龄产妇增多,高危妊娠患者增多,十万火急的惊险时刻随时都会出现。“‘产科是24小时急诊,是永远的ICU’。 ”她引用一名产科专家的话说,产妇前一秒平风浪静,后一秒就可能惊心动魄。正常的产妇随时都可能成为重症患者:羊水栓塞、脐带脱垂、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等重症,严重威胁着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

一个多月前,一名35岁产妇来到医院,生孩子时还正常,孩子生下后产妇就出现憋气胸闷、嘴唇发紫、血压下降、出血不凝等症状,被诊断为羊水栓塞,情况十分危急。王万玲指挥医护人员快速抢救,行子宫捆绑式缝合开腹手术,将其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患者家属给她送来锦旗以示感谢。“作为一名产科医生,我不求鲜花和掌声,只为能顺利接生每一个婴儿,母婴平安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王万玲说。

有她在,同事们心中就有底

今年8月份,王万玲接诊了一名40多岁的孕早期孕妇,之前怀了4次孕,孩子都没保住,特别期盼生下一个健康宝宝。通过仔细检查,王万玲发现孕妇患有慢性高血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随即针对孕妇实际情况设计了治疗方案。

她从孕早期一直随诊跟进治疗,与医护人员进行动态密切监护。到28周时,B超显示胎心异常,这让几名监护人员心里一紧,她们都把目光投向王万玲。王万玲当机立断,为产妇行剖宫产,婴儿顺利诞生,母子平安,在场所有人悬着的心这才放下。“胎儿随时有缺氧的危险,如果犹豫不决,后果不堪设想。 ”王万玲说。“王院长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有她在,我们心里踏实。 ”产房护士长梁金兰这样评价王万玲。“王院长胆大心细,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我们年轻医生在业务上有不懂的地方都向她请教。 ”医生罗晓华说。

创新探索,带动业务水平上台阶

王万玲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交流会,她将了解到的产科新理念及时带回科室,并带动科室开展无痛分娩和陪伴分娩等新项目。

在她的提议下,医院开设了精品课堂,夫妻一同参加,助产士为家属讲解陪产注意事项,让孕妇提前体验分娩过程,建立信心,最终实现顺利自然生产。

为了应对各种意外状况,王万玲经常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模拟演练,团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显著提高。

有一部分孕妇宫颈机能不全,即子宫颈内口松弛症,孕中期来门诊孕检时宫口已开,此时胎儿生下来不具有存活能力。王万玲开展了紧急宫颈环扎术,成功率高达80%,为许多孕妇保住了孩子。

新闻推荐

5个非遗项目亮相“中国非遗博览会”

本报10月8日讯(记者路龙帅)为充分体现我国非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非遗走近大众、贴近生活,展现非遗活力,近日,第五...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