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环保是如何实现后来居上的? ——菏泽市党政考察团赴德州淄博学习考察随记

菏泽日报 2018-09-10 13:40 大字

德州,一个曾因重污染天气而被环保部约谈的市,近两年,却摇身一变,成为了环保工作的“典范”,去年12月22日,更是引得“2+26”城市集体来取经。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德州是如何创造了生态环保的“德州模式”?

9月5日,记者随市党政考察团进德州,探寻建设生态美丽德州背后的新模式、新探索、新经验。

筑牢“高压线”

今年1至7月份,德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00天,增加33.3%。

这是一份优异的成绩单,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离不开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在今年的德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德州市委书记陈勇斩钉截铁地说:“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同时,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作为今后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着重提出。

据了解,德州市目前已经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分成的8条工作战线上也各由一名市级领导牵头,统筹协调推动环保工作。此外,市县两级政府的环保工作均由市县长直接分管,将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环保责任压实。同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针对环保领域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坚持“一案双查”,强化监督问责,仅2017年就依法依纪追责472人。

用好“必杀技”

驱车行驶在德州大运河生态林场,那一望无际的各类乔木、灌木,成方连片,郁郁葱葱,不由得让人心旷神怡,犹如置身“森林氧吧”。

规划总面积10000亩的德州大运河生态林场,是运河开发区生态修复三年规划的重点。据了解,运河经济开发区是德州的老城区、老工业区、老商贸区,多年来,生态文明欠账较多,生态环境质量亟待提高,生态修复一直是群众热切期盼的事情。

目前,生态林场已成为德州市中心城区西南部污染企业隔离林区和鲁冀边界重要的“绿色屏障”,净化空气、降尘防尘作用明显,二氧化硫均值同比下降20%。

科学规划的背后一定少不了专业研究团队,而研究团队就是德州市在这场生态环境战役中的“必杀技”。去年以来,德州市政府和上海环科院在跟踪研究支持和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两者做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一是建设了完善的会商机制,可以在重污染天气到来之前,及时掌握污染的时间、程度和应对措施,抑制和减少重污染天气;二是围绕德州市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由来,研究各个区县的不同污染成因,实现精准治污;第三,从长期污染防治方面,为德州制定适合重污染天气防治的中长期机制,持续提供措施和组合。”2017年12月22日,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现场交流会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为德州市政府和上海环科院的通力合作点赞。

跟紧“大数据”

动动鼠标,甚至是打开手机,就能实时监控到城市130家废气企业和225家废水企业的排放数据,还可以每天汇总小时超标及日均值超标排放企业,报送相关部门,为环境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9月5日下午,记者在德州市环境监控中心现场观看了德州环保智能应用平台系统以及操作流程,也见识到了它的“威力”。

早在2016年,大数据这股潮流便吹到了德州市的“环保圈”。2016年至2017年,德州市举全市之力打响蓝天保卫战,先后投入1.6亿元新建69个自动监测站,并率先在全省建设了空气质量监测“超级站”和颗粒物源解析实验室。

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功能区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今年8月31日,德州市还出台《德州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加大对空气、水、土壤、声环境、辐射环境、污染源、生态状况、机动车尾气等8方面的质量监测,并到2020年实现全市联网,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同时,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强大数据关联分析与应用,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记者马源劭

新闻推荐

全市整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隐患1334处

本报讯(记者刘臻通讯员张晓琳)为吸取哈尔滨“8·25”火灾事故教训,近日,德州消防支队重点对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医院、...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