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学生站在创新一线

德州日报 2018-08-03 10:11 大字

□本报记者张志宁

“在2013年山西大同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上,我校赛队获得亚军。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我认为是凭借我们学生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8月2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应邀出席第一届SDC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孙一民对德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及赛事的组织能力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能将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这一国际性专业化赛事再次引入中国,不仅可以推动德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将为产业探索出发展新路径。孙一民坦言,把不同国家、不同院校的学生聚在一起,给他们平等竞赛的机会,这本身便是非常重要的创新。要提升实效,必须把学生推到创新一线,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和创造,为他们提供更大的空间,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

孙一民认为,独立思考是创新的萌芽和基础,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习惯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能手把手地去教学生们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而是给他们平台,让学生多思考、多选择、多判断,给他们独立思考与创新的空间。在遇到困难时,老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此次竞赛中,华南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联队联合设计的作品——“长屋计划”,除具有节能、绿色等特点外,所有房屋侧面都未设计窗户。孙一民表示,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房屋进一步扩建时可以进行连体建设,在大力使用新型能源和技能的同时,把土地节约放在重要位置。“各代表队有不同的设计理念,相信通过同台竞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孙一民说。

新闻推荐

邮储银行德州市分行打造银村合作服务“三农”新模式 信用村贷款实现“整村授信”

本报讯(张阳杨雪)“邮储银行的10万元贷款好比一场及时雨,让我顺利渡过难关。”近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赵虎镇张七村村民李振...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