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访陵城区第一中学校长陈永立

德州日报 2018-07-26 09:37 大字

□本报记者李玉梅尹晓燕本报通讯员杨洪涛

今年高考,陵城区第一中学本科上线人数再创新高,近百人被南开、吉大等名牌高校录取,成绩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所始建于1952年的学校,近年来迈出了不断向上发展的优美弧线。“‘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这些年我们结合自身生源特点,选准学校发展路子,在高效课堂建设、特色办学等方面不断突破,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和特长,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出彩。 ”校长陈永立说。

先学后教以教定学“三六探究”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的核心在课堂。如何让45分钟发挥最大的效率和效益,陵城一中一直在积极探索。

“从2010年开始,我们着力开展新课堂模式改革,研究新的教学法,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在充分学习借鉴外地名校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先学后教、以教定学的‘三六探究式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陈永立介绍,三指3个步骤,即“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拓展”;六指6个环节,即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预习展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精讲点拔—有效训练—效果评价”,“6个环节不拘泥于固定顺序,灵活运用。课堂上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教师的作用是引领、点拨、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

在实践中,老师会提前一周编制包含课前预习案、课中探究案和课后拓展案三部分的学案。课前预习案的内容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独立完成的基础知识和预习检测,另辟“我的疑惑”板块,便于学生提前找到自己的学习难点;课中探究案通过设置情景,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后拓展案通过布置学生课外自学内容和作业,拓宽学生视野。“根据编制的学案,课堂上老师只需讲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的、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讲了也不会的都不讲,使课堂效率最大化。”陈永立告诉记者,为保障学案编制的科学合理性,老师们每周会进行一次大集体备课,主备课人提前一周完成学案的编制并上传到学校的网上备课平台。其他老师在网上提出修改意见,再由主备课人整理修改定稿,任课老师据此进行个性化备课。不同层次班级可在统一学案基础上进行增删,然后向学生印发。

正是得益于这一教学模式,去年11月,2015级教师田秀华在全国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17年全省“一师一优课”活动中,德州市高中一共入选6节,陵城一中就有2节。

挖掘潜能特色培养跻身全国自主招生500强

在生源底子薄、基础相对较差的情况下,每年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中斩获大奖,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重点高校的人数更是连年攀升,学校连续两年被授予山东省信息学竞赛金牌学校称号并成功冲进全国中学自主招生500强。秘诀何在?“这得益于近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通过组织参加学科竞赛,确定走自主招生突击985、211高校的高考思路。”陈永立介绍,学校专门抽调了骨干教师,组成学科兴趣小组,为选拔出的学生培训,全力突击学科竞赛。

近5年来,学校学科竞赛形成了以信息学为龙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语文作文全面开花的良好势头。共有获全国信息学、奥数等科目竞赛复赛一等奖7人、二等奖18人、三等奖25人,这些学生凭竞赛成绩都取得了自主招生或农村专项招生初审资格。今年又有两名学生通过了省集训队选拨,准备参加全国决赛。

仅今年高考就有64名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重点高校,2018届(3)班学生刘畅荣获信息学竞赛一等奖,现已被山东大学录取;2018届(4)班学生何振方通过自主招生以646分的成绩被南开大学录取……“除此以外,为满足一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上本科的愿望,学校大力发展艺体特长生教育,确立了培养特长生踏入本科门槛的高考思路。”陈永立介绍,目前已涵盖了体育、文管、美术、音乐主持、体育舞蹈、空乘等多种专业,艺体特长生升学率位居全市各中学前列,“在陵城一中,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特长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老师们也会根据他们的特点点拨指引,让他们成人成才。 ”

提内涵重实践搭平台锻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陵城一中,有这样一位信息学奥赛金牌教练,名叫郝付波。这几年,经他培训,有6名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山东赛区一等奖,还有很多学生获得二、三等奖。今年3名学生参加了第30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选拔赛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精英赛和第十二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赛区竞赛,有两名学生获得了铜牌。这些学生利用奖项参加自主招生,很多都获得了985、211高校降分录取资格。郝付波每年都会获得山东赛区优秀辅导教师奖。“我在挖掘学生潜能和专长的同时,学校也为我发挥自身特长提供了平台。 ”郝付波说,信息学领域更新速度快,必须不断向名校名师学习,在这方面学校总是会不遗余力给予支持。

郝付波是陵城一中优秀教师的代表,也是学校下大气力培养优秀师资队伍结出的硕果。“为打造一支素质硬、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我们走出了一条‘提内涵重实践搭平台\’的教师成长之路。 ”陈永立说。

实施“十本书工程”,每学期为每名教师补助300元书报费,用于购置专业书籍报刊,促使老师自主学习提升内涵。

重视教学实践,打破级部、年级、学科界限,老师无需预约,可任选全校任一课堂听课。听课次数前10%的老师和被听课次数前20%的老师学校给予表彰。

每学期、每学科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评课、研课活动,年级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一次公开课,各级部开展每人一节公开课,为教师搭建起展示教学技能、教学思想、教学手段的平台。

近年来,学校教学水平不断进步的同时,教师的科研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截至目前,该校申请立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12项,多名课题组成员获优秀课题组成员奖。同时被国家级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挖掘非智力因素》课题组授予课题研究基地学校。

新闻推荐

德州市开展医疗卫生领域专项巡察

本报讯(记者王德鹏)7月24日,全市医疗卫生领域专项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传达学习中央对巡视巡察工作新精神新要求,安排部署全市...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