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民医院完成全市首例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德州日报 2018-06-26 09:22 大字

[摘要]“隧道”里植入输尿管

□本报记者石少军本报通讯员郭吉显李梦娇

“相当于在二两酒杯大小的空间里做切割、修剪、隧道、缝合等复杂操作,在膀胱上开‘隧道\’,再植入输尿管。 ”6月21日,德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孙洪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日,该院小儿外科用时不到2小时,成功为一名患有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11个月大女婴完成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此类微创手术系全市首例,填补了德州市技术空白。

确诊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

孙洪强介绍,患儿母亲怀孕期间通过彩超检查发现孩子右肾积水,患儿出生后小儿外科门诊定期为期复查,发现患儿肾积水无好转迹象,右侧输尿管末端狭窄,观察期间反复发热,但无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考虑发热为泌尿系统感染所致。

入院前最后一次彩超显示,患儿右肾实质部分变薄,肾盂前后径1.8厘米,右输尿管直径约1厘米,正常幼儿输尿管不超过0.5厘米,证明其输尿管有扩张、有积水。住院后患儿又做了泌尿系CT及膀胱造影等检查,显示右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膀胱直径约5厘米。

根据检查结果,结合病史,孙洪强诊断该女婴患有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引发泌尿系反复性感染。“该症临床较少见,是由于输尿管末端肌肉结构发育异常导致输尿管末端功能性梗阻所致。 ”孙洪强说,此类疾病自然好转率约85%,但患儿11个月还未好转,且反复泌尿系感染,必须采取手术治疗,否则肾功能可能受影响。

挖“隧道”,植入输尿管

患儿体重只有7.5公斤,膀胱容量不足100毫升,孙洪强要在直径不到6厘米的空间内进行大量复杂操作,手术困难重重:患儿膀胱容量小,操作空间有限,加大了难度;气膀胱容易漏气,需要熟练的技术操作才能维持……

为此,孙洪强提前拟定多个手术预案,反复与麻醉医师沟通,并为患儿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经过反复讨论及手术演示,确保手术、麻醉过程中患儿的安全。

手术开始,给患儿打麻药、放尿、用气腹机对膀胱充气、在患儿下腹打了3个小孔,其中1个直径0.5厘米,2个直径0.3毫米……孙洪强找到输尿管后,将其从膀胱里剥离出来,切掉狭窄部分。接着,用钳子从膀胱黏膜和肌层之间挖“隧道”,将剥离出来的剩余的输尿管送入其中,再对输尿管口与黏膜连接处进行缝合。“缝了6针,用时30分钟。 ”孙洪强说,缝合完毕,再放入一支支架管,防止新输尿管口狭窄,手术宣告成功。一周后患儿出院,住院时间较传统手术缩短了一半。

填补德州市技术空白

“没有微创技术之前,此类手术都需要开刀,在腹部切个10厘米左右的大口子,一层一层地切,从肚皮到皮下脂肪、肌肉,再到膀胱壁,创伤大,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现在这些问题都没有了。 ”孙洪强说,“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此类手术,上来就挑战了个高难度。 ”孙洪强说,该手术的成功,填补了德州市小儿外科该项技术的空白。

为了尽早掌握这项技术,此前孙洪强特别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修一年,这所医院也是全国最早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

据介绍,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是德州市也是鲁西北、冀东南唯一一家小儿外科专科科室,拥有固定床位23张,收治范围从出生至14周岁。科室均秉承有效、微创、经济的诊疗理念开展各项工作,已经具备从小儿普外、小儿泌尿到小儿骨科各种微创手术的技术力量和硬件设备,并成功开展大量微创手术,让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的医疗技术服务。

新闻推荐

安全生产回头看

抬头寺镇——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