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君:全力投入当个好老师
[摘要]她扎根农村教育,用8年时间诠释初心不改——
□本报记者张晓航
每个工作日早上6点半,家住德州市人民医院附近的马可君会准时发动汽车,穿越整个城区,32公里——这是家与单位的距离。
33岁的马可君是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镇中心小学的团委书记同时兼任班主任,并担任语文英语教学工作。去年10月,经开区开展教师轮岗交流,她主动选择了最偏远的赵虎镇三古小学。“要干就拼尽全力,要当就当个好老师”——成为教师的第一天,她在日记里写下这句话,然后用8年里每一天的全身心投入作了诠释。
“农村娃也要享受素质教育”
“重视文化课教学,课外活动匮乏,这是农村教育的特点。 ”2010年秋天,入职没多久的马可君开始思考如何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素质教育。
为此,她组织学生跟爸妈上一天班,到养老院送老人一片孝心,指导学生进行环保调查和环保时装秀,并设计开发了环境保护课程,获市级校本课程一等奖。
2012年,马可君编排节目《古韵新声》,让学生在全省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中拿下二等奖;2014年,指导学生制作绘画机器人,在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闪耀。2010年至今,马可君带领学生在区级以上比赛中拿下20多个奖,让他们长了见识、开了眼界,提升了综合素养。
“教学不能缺少智慧”
马可君常说:“教学不能缺少智慧。”她把智慧用在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上。
她鼓励阅读和练笔。当发现学生作文错别字较多时,马可君提议建立“错别字医院”,写错字少的同学被任命为“院长”和“大夫”,写错字多的做“病号”甚至“重病号”。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热情高涨,错别字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学校里有大量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让他们存在自闭、叛逆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马可君靠自学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沙盘游戏师,以便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到三古小学后,马可君带来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个学期内让学生的英语成绩平均提高了12分。更欣慰的是——她看到了孩子们比以前更乐观自信的笑脸。
“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今年母亲节,马可君收到一张自制贺卡,简单一句“谢谢马老师,您辛苦了”让她潸然泪下。
贺卡来自一位叫周翰(化名)的男生,去年父亲因车祸去世后,他变得不听讲、爱打架、拒绝交流。很多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但马可君不放弃。
四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一位中国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信,而这位观察员在任务中牺牲了。这节课,周翰含着泪听得很认真。讲完课,马可君温柔地抱了他一下说:“好好学习,爸爸肯定能看到你。 ”
之后一段时间,马可君每天带他玩沙盘游戏;周翰母亲忙于打工很晚才能接他放学,她就一直陪着他。慢慢地,周翰变得开朗而上进。“他们都是我的孩子,只要跟他们在一起,我每时每刻都高兴。”所以,当马可君怀孕时患上妊高症,严重水肿让她体重超过100公斤时,她没有休息哪怕一天,甚至让产科大夫震怒。所以,当她遭遇暴雨无法回家,一个人在学校过夜吓得睡不好时,她也从未抱怨。
坚守平凡是一种品格,不忘初心是一种力量,青春之花,就这样在农村教育的沃土上绽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胥爱珍于春芝本报通讯员李立5月30日,在距离太阳能德州小镇不远的一处空地上,SDC2018北京交通大学赛队的指导老师...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