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街小学历史可追溯到1912年
解放前,在目前建设街小学大门对面偏东的位置,曾经有一座德国教堂,建设街小学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教堂建于清光绪年间,整座建筑的大门不大,但院子不小,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一进大门,迎面而来就是高大宽敞的教堂,教堂院内还有钟楼、禅房,教堂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跨院。
为了宣教布道,1912年,德国教会创建了天主教公校,设在西跨院,东跨院是修女、教师和校工的宿舍和餐厅。教堂后还有一座讲堂,与如今学校周边格局类似,学校的西侧就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张记文具店。
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管理等方面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理念。办学之初,只录取天主教徒的子女。由于教学条件相对较好,城里一些有钱人为了让子女报读天主教学校,星期天就带着小孩去天主教堂礼拜,参加活动。当时有2个班,50多人。学生在学校食宿,除了常规的数学、语文等内容,还学习教内的经言、要理等。
1921年,天主教公校改称天主教私立崇德小学,增加到4个班,130多人。学习的内容大致和公立小学一样,有数学、语文、音乐和体育等,但特别开设了圣经课,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宣传天主教义。每个周末,孩子们都要到教堂里做祷告。发展到1935年,学校有两个院:一院为男生,二院为女生,增加到8个班,192人,教师11名。由于学生增多,教徒子女在学校食宿也改为半自费,经费由济南总会拨支,连同学生的学费,全年为5153元。
当时教学条件并不是很好,冬天能捧着小火炉取暖就是好的了,早读时候都是自己拿着蜡烛照亮。老师很严格,沿袭了私塾的做法,不好好学习就要挨手板,肿起来很常见。最初的时候,学校主管、教师都是神父和修女。他们穿黑色长袍、系黑色腰带,戴着头套,大多为中国人,也有少量德国神父,但不经常来德州居住。
日伪时期,学校继续开办,校长为张歌平。
1946年德州解放,教会主办的崇德小学被关闭,改为建设街初级小学,相当于现在的一至四年级,第一任校长程玉林,初建时,只有2个班。 1947年,受战争影响,德州市教育经费十分困难,辖区内的小学全部改为民办小学,建设街小学实行生产自救,坚持办学。 1948年秋,随着胜利的临近,社会的安定,学校恢复为公办,建设街小学迎来快速发展期,到1949年达到7个班,学生250多人。随着学生的增加,位于路南的一座大四合院也划给了学校,四合院原属于一家卢姓大地主,虽为土坯房结构,但外墙包了一层砖,在德州算是上档次的建筑了。
建设街小学迎来新的发展是在1950年,这一年,学校规模扩大,改为建设街完全小学,分为初小和高小,其中高小相当于现在的五至六年级。这年4月,校址迁到路南,也就是目前位置,沿街大门上用钢筋做了个半圆形的造型,横挂着“建设小学”4个大字。校舍格局也初步形成了,大体有3个院落,均为平房。前院以高级部为主,由一个大教室和一个大院子组成,是全校学生集合的地方,副校长室设在这里。向南,就是第二院落,东西南分布着3个三开间的教室,校长办公室在这个院子里。最南面的院子里也是3个教室,西南角辟有一个小门,通向简易的操场。当时校舍均为民房,房间狭窄,光线也不好,夏天没风扇,冬天没暖气,天气严寒的时候,老师就在教室前面垒一个炉子,同学们自愿带煤球,不少人烧炉子的技术就是那时候学会的。
“太阳升起,红光满天,文盲睁呀睁开了眼……”1952年8月19日,德州地委下发了《中共德州地委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计划》,建设街小学也开设了夜校班和成人高小班,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中,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之后的建设街小学规模不断扩大,1956年的时候,学生达到500多人;1960年,成为德州市学制改制的试点学校,试行小学五年级,并在1960年、1963年和1967年先后招收了3届初中班。
1990年,建设街小学进行了大的改建,三院合一,中间住户迁出,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格局。
新闻推荐
67个临时销售点请扫码查看本报5月17日讯(记者李榕通讯员田郑)随着气温升高,又到了瓜果蔬菜大量上市...
德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